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7 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 (2)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曾琪****是我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7 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 (2) WORD版含答案.doc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教学教案:第二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2)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醉花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课标考纲1、具体要求:(1)理解诗词内容,背诵并默写诗词,完成情境式默写。(2)明确诗词中意象,体会象征含义。(3)分析诗词中使用的技巧和写作手法,品味诗歌语言。(4)揣摩诗词中作者寄托的情感态度。2、学情分析:本单元以宋词文学为主,选取的是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的作品,涵盖了词的豪放派和婉约派风格。教学应指导学生在理解了词的内容后,教会学生鉴赏词的方法,在课上努力做到文本、编者、教师、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如情景交融,点染,白描,叠字等,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二、学习目标:1、结合相关资料,识记作家作品等相关文学常识,了解李清照的创作风格;2、通过结合课下注释及借助工具书,能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读出感情;3、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能够准确概括上下阕的内容,梳理上下阕大意;4、反复诵读全词,能够背诵全词并完成情境式默写。三、教学难点及重点:1、识记作家作品等相关文学常识,能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读出感情;2、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能够准确概括上下阕内容,梳理上下阕大意。四、导: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接触女诗人的作品。的确,中国新文学的传世作品出自女子之手的确实比例很少,但这决不是女子们没有才情,而是因为封建社会女子社会地位低下,受教育的机会太少了。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位宋代女词人作品——李清照的《醉花阴》。(板书课题)思知识链接:①文题解读:“醉花阴”,词牌名。初见于毛滂的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双调,五十二字,仄韵。——背景: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此词是李清照前期作品。当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远游在外,李清照写了这首词寄给丈夫,用婉转含蓄的笔调,表达了无比深厚的相思之情。词以重阳为背景,喻佳节思亲之意。②作者作品: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爱情生活、自然事物,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等。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如《声声慢》(寻寻觅觅)等。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基础感知(1)字音积累玉枕()戚戚()憔悴()乍暖还寒()堆积()梧桐()思考一下,上片和下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四字短语把它概括出来?上片:下片:《醉花阴》选取的意象有哪些?有什么作用?探究未知(1)该如何理解“半夜凉初透”的“凉”字?《醉花阴》全词写“愁”,但“愁”字只出现了一次。词人在这首词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议对议:基础感知①②③组议:对议后存在的疑惑及探究未知①②对教师的要求:一边巡视,一边观察,及时发现议中出现的问题并思考展的内容和方式七、展:对于“思”中的问题,分小组依次展示,对于小组的展示量化打分,通过层层追问,答疑解惑内容:①C层——基础感知①②②B层——基础感知③③A层——探究未知①②方式:小组成员依次按A、B、C三层顺序确定展示人;通过口头展示明确自己的答案;组内补充、组间质疑。评对学生展示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展示不到位的地方进行补充;①知识点:巧用意象(李清照言愁往往不直接说出,而是通过意象来使愁具体可感而又意蕴无穷,耐人寻味)——运用意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②思路:※可用意象的行为来象征情感※用意象谐音来表达情感※用意象烘托情感附:板书设计醉花阴李清照上片:重阳秋意渐凉下片:重九感怀抒情意象: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酒等检前两分钟:识记相关知识点,背诵全词后两分钟:教师抽测,了解学情反思:①学习诗词,重要的是教给学生鉴赏诗词的方法,对意象的分析在学习诗词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学中侧重对词中的特殊意象的理解。②“三分诗七分读”,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初读----细读----品读----悟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引导学生读出词味,欣赏、领悟词的优美语言和优美意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