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第8O16第1卷(期)054J.hanSxiAgrcUnv.(cainci.iSoilSceeEdiin)No8Vo.i011to.102语法隐喻的象似性理据杨石乔(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广东深圳585)105摘要:以认知语言学的象似观为理据,拟从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等方面对语法隐喻的产生机制进行分析,从而说明语法隐喻现象是基于人类的认知规律而产生的语言现象,这种现象绝不是由语言中的任意性因素造成的,而是与人类的认知水平密切相关,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中语言的本质体现。关键词:语法隐喻;象似性;认知中图分类号:H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7一1X(01804―56l8621)0800一、引言在句法层面上也被放置的越近,这两个概念也就越相关。在言语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发话者越[隐喻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关于隐喻的阐述。最近最具革命性的关于隐喻的论述是由乔治?莱可夫和马克?约翰逊在《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里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对隐喻所作的界定。L几近年,语言学界对于隐喻学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茶。通常的隐喻研究大多局限于隐喻在词汇层面发希望得到听话者的反馈,那么发话者就会尽量使用一致式的表达;相反,如果发话者并不在乎听话者的反馈,他就会使用一些较抽象的,即隐喻式的语言。根据韩礼德的观点,语法隐喻正是抽象语篇和正式语篇的显著特征。因此,语法隐喻在本质上就是距离象似性在言语交流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而且,在语法隐喻的具体层面上也是有距离象似理据可循的。(一)距离象似性在概念语法隐喻层面的体现概念语法隐喻主要是指及物性系统层次里发的体现,而隐喻在语法层面的体现则很少讨论。韩礼德在系统功能语法中提出的语法隐喻观点标志着隐喻在语法层面研究的真正开端。2文以_l本认知语言学的象似观为理据,通过从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几个方面对语法隐喻的产生机制进行分析,从而说明生的语法隐喻。根据朱永生等,】念语法隐喻r概5来自讲话者所做的以下选择过程:()选择过程1的类型;()选择与该过程有关的功能成分;2语法隐喻现象是基于人类的认知规律应运而生的,语法隐喻现象绝不是由语言中的任意性因素造成的,而与人类的认知水平密切相关,是人类()选择能体现这些功能的词类。每一次选择都3会导致一致的和非一致的体现形式之分。六大过程之间的转换也往往会导致非一致的表达从而促在认知世界过程中的语言的本质体现。使概念语法隐喻的产生。通过对以下概念语法隐喻的分析可以看出非一致的选择或转换并非是任意的、毫无理据可循的。(以下各例中A句均为一二、语法隐喻的距离象似性理据距离象似性可定义为:语符距离象似于概念距离。也就是说,语符之间的距离越近,则其表示的概念距离也就越近。正如海曼所指出的:致式表达)()A.Shedncdiuainsyl.1aenHngrateB.SheddaHgaindac.iunrane两个概念如果在语义和功能上越相近,那么他们收稿日期:21-3(o10)6B句是A句的隐喻式表达,B句的表达也比作者简介:杨石乔(7,男()13)9汉,湖南益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语用、认知学等方面的研究。杨石乔:语法隐喻的象似性理据A句更形象,把dneacd这一物质过程转换为dne一可以被修饰和量化的名词,使其具有ac这成反比象似。概念量越大,越复杂,所需的语言单位数量也就越多;信息的可测度越低,所用的语言单位也就越多。()词汇密度和可测度与数量象似性一名词的一切特征,这并不是一种凭空的转换,这样使Hugrn可以直接修饰dne缩短语符距naiaac,离却使它们之间的语义关系被拉近。相比A句一韩礼德认为,语法隐喻是书面语的明显特]征。口语在语法复杂度上比书面语明显,而书面致式表达中Hugrn被放在句末,过程动naia离词较远的位置,B句的隐喻式表达则使Hugrna―in在距离上与过程要素更加接近,而也使它们a从之间的修饰与被修饰关系更近一步。从认知的信息处理角度来看,相临近的概念就越容易被快越速激活,而缩短人们处理信息的时间。同样:从(2)A.Thewinssrbetspettesdecidheusci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