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气砼砌块内墙抹灰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加气砼砌块内墙抹灰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doc

浅谈加气砼砌块内墙抹灰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浅谈加气砼砌块内墙抹灰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浅谈加气砼砌块内墙抹灰裂缝原因分析及控制方法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中内墙抹灰常见裂缝分类,并介绍了几种常见裂缝的控制方法。关键词:加气砼砌块内墙抹灰;裂缝;控制;处理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constructionofinteriorwallplasteringcracksintheclassification,andintroducesthecontrolmethodofseveralcommoncracks.Keywords:aeratedconcreteblockwallplastering;crack;control;treatment中图分类号:TV5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前言随着粘土砖被禁止使用,许多新型墙体材料相继推出,其中加气混凝土砌块以其轻质、环保、保温隔热性能好、不破坏农田耕地、施工效率高等优点倍受青睐,尤其在框架结构填充墙(非承重墙)中被广泛采用。然而在施工中发现该类墙面抹灰裂缝现象普遍存在,一般为:填充墙顶部与梁底、板底接触处出现的水平通缝、墙体上所开线槽处出现裂缝、冲筋带两边产生裂缝以及墙面大面积范围出现的不规则的干缩裂缝等。下面就其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设计与施工中的控制措施2裂缝产生的原因2.1设计方面的原因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自身的强度低,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差,设计时未考虑这些缺陷导致墙体砌完后自身不均匀沉降引发抹面裂缝。2.2业主方面的原因由于业主急需投产使用使其发挥效益从而盲目压缩工期、一味追求速度迫使承包方不得不加快进度、赶超工期,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刚砌筑完不久,没有留出足够的、必要的施工间歇期使其自身沉降稳定就进行墙体塞顶、匆忙抹灰导致填充墙顶部抹面与梁、板接触处出现水平通缝。2.3施工方面的原因2.3砂浆配合比不适当产生裂缝很多项目无论设计和施工都没有按照《蒸压加气混凝土用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JC890-2001)标准的要求,对抹灰砂浆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还是沿用普通抹灰砂浆。普通砂浆收缩率大、水化热大、和易性较差、保水性差、塑性差、干密度大、跟加气砌块亲和力不强、线性膨胀或收缩也相差较大。这样抹灰层跟砌体的“相邻关系”会处理不好,协同变形能力也会减弱,引起较大裂缝或微裂纹。所以优化配合比非常重要,这是从源头上和作用机理上控制抹灰裂缝。2.4、墙面抹灰工艺操作不当造成裂缝(1)基层清理不到位,导致砂浆粘结不牢也易发生空鼓开裂。(2)基层没有提前一天淋水湿润,因抹灰砂浆保水性能不能满足砌块吸水要求而引起抹灰层干缩开裂。(3)抹灰一次成活,或分层抹灰无适当间隔时间,或抹灰层过厚未采取加强措施。因抹灰层自收缩、塑性收缩、滑移等,引起较大裂缝或微裂纹。(4)门窗洞四角处于应力集中区,未采取合理连接构造措施,易变形拉裂。(5)对不同材料的结合部、施工洞周边,没有采取加强措施。(6)夏季抹灰后失水过快,没有及时喷雾养护;冬季施工昼夜温差冻融使砂浆失去粘结力。(7)抹灰时对墙长大于3米的墙面(比如客厅墙)没有设置分格缝采取应力释放,应力集中易发生裂缝。(8)抹灰操作时用力太轻,特别是刮底层灰时没有带有一定压力将砂浆挤进孔或缝内形成犬牙交错的连接,这样会出很多问题,例如粘结不牢,厚度不均匀,密度不一致,抹灰层松散,不利于底灰适应基层的变形,易发生裂缝。(9)在面层压光时外罩一层素水泥浆或干水泥灰,这层水泥浆风干后薄而脆,易起皮,易龟裂,干灰易起砂掉粉。(10)水泥砂浆没有在初凝时间内用完,已经风干结硬,和易性、塑性、保水性、粘结性已大大减弱,易出现大面积器质性不规则裂缝。(11)采用水泥混合砂浆,掺合料石灰膏的熟化期不够,没有15天,导致抹灰内部结核膨胀炸裂。(12)墙体开槽安装管线、穿墙套管、门窗边、线盒、插座、空调、热水器等部位抹灰嵌缝填补处理不当,没有养护,会引起局部开裂。3裂缝控制措施3.1从裂缝产生的机理上寻求控制措施在长期的施工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同建筑材料之间的相邻关系很难处理好,往往以强欺弱,易发生冲突挤裂。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材料线膨胀系数、物理力学性能上的差异,具有排异性,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外力、温度、湿度、形变等作用下就会产生矛盾,出现分裂,各奔前程。我认为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抗放结合,柔性渐变,求同存异”的原则。不同材料怕突变,膨胀时易挤裂,收缩时易拉裂;相同材料怕离散,离散性大会导致性能局部缺陷。不同材料之间要么采取“抗”的措施,那就是加强抵抗,如钉挂钢丝网、粘贴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设置加强筋,“捆”到一起步调一致、协同作战、和谐共处,对付应力应变;要么采取“放”的措施,那就是分离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