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试卷讲评课的反思如何让学生每经过一次考试都能获得最大收获呢?教师的试卷讲评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注意查漏补缺检查出学生不理解或没掌握的知识点,是终结性考试的目的之一。造成知识点漏缺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将漏缺内容纳入知识体系和技能系统中,对课堂所讲知识点的联系,对知识要素的相互制约关系不理解。因此,教师在备讲评课教案时,应根据试题内容,针对不同情况,设计补偿性题目。二、注意知识辐射试题受考试卷面、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将所学知识全部涉及,面面俱到。出题者往往以点带面体现课本知识,教师讲评时应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思维,进行提问。三、贴近生活实践,在知识迁移中求异生物学科教学具有社会实践强,教学内容开放的特点。为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感知而提出问题,使学生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形成完整的认识,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学生生物学观点的培养的反思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生物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我认为,现代的生物教育,不能满足于只教会学生意识,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用生物学观点统率具体知识的学习,指导具体问题的解决,据此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素质教育才抓住了关键,才能落到实处。生物学基本观点是指渗透在中学生生物课知识及方法中,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本质观点。如进化观点、生态观点等。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观点,并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呢?下面谈点粗浅的体会及反思。(一)关于生命物质性观点的培养从病毒到细菌,直至真核生物。他们的身体都是由元素和化合物构成。这些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物大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实际上是生命物质不同水平、不同形态的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这就是生命的物质观点。实际上这种认识应该从初中开始,早渗透,早培养。教师可以从《种子的成分》、《骨的成分》、《酶的催化作用》等实验中逐步培养。因为通过实验耳濡目染,学生较易接受和笃信。知而行之。教师还要教育学生根据生命物质性的观点,保持坐、立、行的正确姿势,养成不吸烟、不随地吐痰的卫生习惯。根据生命的物质性观点,指导学生澄清对概念的认识。如根据完成反射的物质基础“反射弧”,区别“反射”与“应激性”。(二)关于进化论观点的培养进化观点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中学生生物学教材高度重视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这体现在教材内容的体会上,体现在教材的体系上,而且从初中到高中逐渐深化。我是从化石、胚胎学、比较解剖学方面的证据入手来培养学生的进化观点。采用挂图、模型、教学软件等主观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深信不疑。初中学生在学习第三册《生物》时,常感知识繁杂,茫无头绪。我指导学生按高等动物进化的顺序,列表比较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育类的形态结构、主要特征。这样学习条理清晰,纲举目张,易学易懂。到了高中阶段,进化论观点应从理性的高度加以培养,并用进化学说解释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和生物进化。(三)关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观点的培养。生物都不得不生活在环境中,时刻受到环境各种生态的影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所以生物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因而培养适应性的观点,对生物的教与学大有裨益。我从猫头鹰捉田鼠、仙人掌能生活于沙漠等有趣例子入手,让学生接受这一观点。有了这一观点,教师便可以从生物的环境入手,引导学生掌握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例如,在讲鱼类特征时,依据鱼生活于水中,引出“鱼体呈梭形,减少游泳阻力”,“体表被鳞,保护身体”,“体侧有侧线,感受水流方向和流速”、“用鳍游泳”、“用鳃呼吸”、用鱼鳔控制浮沉等特征,用适应性这条“线”把知识串起来,何等省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当然,生物学基本观点还有生态观点等,由于篇幅有限,不容赘述。“初步建立生物学基本观点”。是新大纲提出来的,是一个新东西。以上做法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行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