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情感。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3、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12个生字,写好"已、甲、豆"三个字。教学重点认字、写字和正确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谈一谈,揭示课题。小朋友,你们最喜欢哪些植物?为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看到这题目你有话要说吗?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这篇课文,并一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二、创设情境,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弄清楚,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再读课文:课文一共有5个小节,都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3、检查初读效果:用幻灯机分别打出三幅图,说一说图中是哪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呢?三、自主识字:1、读文,勾画生字。2、自主识字,交流方法。师:同学们都很聪明,一定有好多办法来记住这些字。咱们比一比,看谁记得多,记得快,并且把你的好办法告诉同学们,好吗?3、检查识字效果,学生相互交流自己识字的心得,并且互相指读生字。(1)游戏"你读我贴"。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我们请一名同学随意读这些生字,另一名同学与他合作,按他读的顺序把卡片贴到黑板上。(2)游戏"读字猜词"师:这些卡片背后都有一个词,你们想知道老师写的是什么词吗?大家来猜一猜好吗?在词中巩固生字,完成由字到词的迁移(3)师:刚才我们读了很多字,又组了词,你们想不想用它们说几句话?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四、再读课文,纠正字音。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注意语气,语调。2、指名读文。可分小节找5名同学来读。3、看幻灯片有感情的复述课文,可以加动作。五、指导写字。1、出示汉字,引导观察。注意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逐个范写,落到实处。学生认真观察老师范写,指出不足,教师逐步完善。3、学生试写,感悟交流。先描红,再试写,并且圈出自己写得满意的字,同桌互相看看,相互学习。老师深入学生中间,挑选典型性作业用实物投影展示并评析。六、课堂延伸。这节课,同学们了解了3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植物,它们也有自己独特的传播种子方法,让我们一起去观察,看谁的收获。小学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2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2、识字写字。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指导书写教学步骤:一、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2、出示挂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二、感知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三、识字1、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四、赏读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五、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朗读课文、继续指导写字、课本剧表演教学步骤:一、导入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诵读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二、演读1、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2、学生自由练背。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三、课本剧表演。三、讨论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2、“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