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一、系统的特征从各种各样具体的系统中可以抽象出来系统的共性,这就是系统的特征。一般地,系统都具有目的性、相关性、层次性、整体性和环境适应性。二、信息的特征1.信息的客观性信息是事物变化和状态的客观反映。信息可以影响使用者的行为,为决策服务,所以客观性是信息的中心价值。2.信息的共享性信息总是作为一种共享的资源而存在,是可以用扩散的方式而共享的。这种共享性,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信息的价值性信息具有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求,被人们用来为社会服务。4.信息的时效性信息是有寿命的、有时效的,和世界上任何商品一样,它有一个生命周期。信息的使用价值与其所提供的时间成反比。信息一旦产生,其提供的时间越短,它的使用价值就越大。5.信息的无限性信息作为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以及作为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的知识,是永不枯竭的。只要事物在运动,就有信息存在。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1.在企业管理中全面使用计算机2.应用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3.采用决策模型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总之,管理信息系统的三要素是: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第四章诺兰模型模型认为,企业及地区信息系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要经过从低级到高级的阶段性发展过程,各个阶段是循序渐进的。第一阶段是起步阶段。这个阶段从企业引进第一台计算机开始,一般都是先在财务、统计、物资等部门开始使用,随着企业对计算机应用的深入,人们体会到计算机应用的价值,开始学习、使用、维护计算机。第二阶段是扩展阶段。随着计算机在一些部门见到成效,从最初的一些应用部门向其他部门扩展,大量的人工数据处理转向计算机处理,人们对计算机的热情增加,需求增加。但对于整个组织来说,无整体的信息系统。这个阶段需要大量的投资。第三阶段是控制阶段。由于人们对计算机信息处理需求的增长,造成支出大幅度上涨,企业领导不得不对之进行控制,注重采用成本\效益去分析应用开发,并针对各项已开发的应用项目之间的不协调等进行统一规划。是实现从以计算机为主转向以数据管理为主的关键,一般发展较慢。第四阶段是集成阶段。在经过第三阶段全面分析后,引进数据库技术,在开发网络的条件下,系统应用又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逐步改进原有系统,建立集中式的数据库,开发一个能为整个组织提供各种信息资源的管理系统。该阶段投资和费用将再次迅速增长。第五阶段是数据管理阶段。即系统通过集成、综合之后才有可能进入有效的数据管理,实现数据共享,这时的数据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第六阶段是成熟阶段。信息系统成熟表现在它与组织的目标一致,从组织的事务处理到高层的管理与决策都能给予支持,并能适应任何管理和技术的新变化。第五章一、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1.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2.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3.系统数据流程分析4.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5.提出系统分析报告二、数据字典以及主要内容对数据流程图的所有数据建立一个共同的词汇表来表述这些数据的名称和组成,这就是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在数据流程图的基础上,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进行详细的定义与描述,起到对数据流程图进行补充说明的作用。主要内容: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外部实体和处理逻辑。三、数据流程图和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DFD)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系统数据流程的主要工具,它用一组符号来描述整个系统中信息的全貌,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两个特征:抽象性。指的是数据流程图把具体的组织机构、工作场所、物质流都去掉,只剩下信息和数据存储、流动、使用以及加工情况。概括性。是指数据流程图把系统对各种业务的处理过程联系起来考虑,形成一个总体。四、逻辑模型(见书)第六章一、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这一段的主要任务是从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根据系统分析阶段对系统的逻辑功能的要求,并考虑到经济、技术和运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技术方案,合理选择计算机和通信的软、硬件设备,提出系统的实施计划。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包括如下主要活动。(1)总体设计(2)详细设计(3)编写系统设计说明书二、代码设计1、代码的功能(1)便于录入(2)节省存储空间,提高处理速度(3)便于计算机识别和处理(4)提高数据标准化程度(5)提高处理精度2、代码设计的原则唯一性、通用性(标准化)、可扩充性、简洁性、系统性、易修改性3、代码的种类(1)顺序码顺序码又称系列码,它将编码的对象按一定的规则(如发生的顺序、大小的顺序等)分配给连续的顺序号码,通常从1开始。(2)层次码层次码又称区间码,它把代码对象分区间进行编码,每个区间有不同的意义。每位码本身及其所在的位置都代表一定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