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历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科目]历史.doc

[科目]历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目]历史[年级]初二[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教案[文件]第26课清朝的文化(三)2.doc[标题]第26课清朝的文化(三)[内容]第26课清朝的文化(三)——文学和艺术的发展河北省张家口市第1中学杨润平(一)教学目的思想教育:了解清朝文学和艺术发展的概貌。通过阅读与欣赏优秀文学艺术作品,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树立坚定的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进行美学观念的启蒙。知识传授:(1)小说。《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聊斋志异》和《儒林外史》。(2)诗歌。诗界革命中的黄遵宪。(3)戏剧。京剧的形成。京剧与地方戏的关系。(4)绘画。郑板桥等清代画家。杨柳青和桃花坞的民间年画。能力培养:逐步学会用历史的观点分析文艺作品,吸收精华,扬弃糟粕。教学重点《红楼梦》。京剧的形成。教学难点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当如清代文学艺术的小型博览会。照顾全面又突出重点,教学组织应紧凑又活泼。课堂气氛难于掌握。涉及文艺作品较多。必然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疑问。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教材,已通过课外欣赏阅读丰富自己,将是本课效果如何的又一关键。科学公正地评价作品,部分学生可能感到不习惯。科学准备1.布置阅读教材,指定同学搜集《红楼梦》评价资料,写成500字左右的介绍文章。2.准备介绍京剧形成的录像(约5分钟。)如有困难,可找一些剧照和唱片,内容视教学需要而定。3.准备清代绘画,最好作装轴样,以造成文化气氛。板书设计1.最后完成板书2.副板书(二)教学过程(板书课题:清朝的文化——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一、小说)清朝文学,以小说成就最大。清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在中国广为流传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取材于民间神鬼狐妖的故事,情节离奇,语言精炼,道理透彻,对丑恶的封建社会多有批判。聊斋是蒲松龄故居的三间老瓦屋,在今山东淄博市的薄家庄。正中央挂着他当年的画像,两边是当代文豪郭沫若的评价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学生情不自禁看课本110插图)薄松龄是最杰出的文学家,从少年时代就参加科举考试,直到71岁,才补了个贡生。清朝的科举制度培养不出有用人才。有真才实学的反而落榜。(板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曹雪芹〈注意位置,以便最后制表。〉)清朝中期,也就是雍正、乾隆至鸦片战争前夕的100多年间,先后出现了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儒林外史》以反对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为中心。作者运用辛酸诙谐的语言,把醉心功名利禄的人刻划得淋漓尽致,从而向读者深刻地揭露批判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书中也评击了黑暗的官场和腐败的社会。吴敬梓自幼聪明好学,非常有学问。他淡漠科举功名。36岁那年,乾降皇帝开博学鸿词特科,安徽巡抚推荐他应试。吴敬梓借口有病拒绝了。因为他看透了毁灭人才的科举制度。他的《儒林外史》矛头指向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丰碑,在世界上也有一定影响。《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它通过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有力地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也预示了封建制度的必然崩溃。(以较轻松的教学谈话,启发同学们回忆所知晓的《红楼梦》故事。然后由一至两名同学读他们准备好的500字书评小文章。)《红楼梦》一出世,就震动了当时的社会。下致穷苦知识分子,上至王公贵族纷纷传抄书稿。封建统治者害怕它,但屡禁不见成效。作者曹雪芹死于贫困,却为人们留下了如此宝贵的文化财富。200年后的今天,《红楼梦》不仅被搬上舞台、银幕和荧屏,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内容。而且研究《红楼梦》成为专门的学问,称为“红学”。它被翻译介绍到世界许多国家,红学研究也走向世界,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哪部小说的影响可以超过《红楼梦》。(板书:谴责小说诗歌诗界革命)鸦片战争以后至辛亥革命被称为清朝末期。揭露封建统治腐败和斥责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小说被称为“谴责小说”。最著名的有《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等。在艺术上受《儒林外史》的影响。清代诗歌成就不大。清末戊戌变法前后,参预和拥护变法知识分子提出“诗界革命”。号召用新名词,写新内容,“我手写我口”,不要因袭古人。黄遵宪成就最大。他是近代杰出的爱国者,外交家和诗人。(板书:戏剧徽班进京)中国戏剧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9世界中期形成的京剧,风靡京华,逐渐走向全国。后来,又在国外产生重大影响。(看录像或听录音、看剧照。板书:京剧的形成副板书:……)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是京剧形成的前奏。在各地方戏剧百花争艳的北京,徽剧与汉剧逐渐融合,又吸取昆曲、秦腔等剧种的表演方法,适应了北京观众的需要。总领四大徽班的程长庚被誉为京剧开山祖师。他不仅是著名的老生演员,也是京剧教育家,创三庆科班,培养了一代京剧演员。曾受他指教的谭鑫培,艺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