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太阳光照图与晨昏线专题.pptx
上传人:骑着****猪猪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8.9MB 金币:2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专题四太阳光照图与晨昏线专题.pptx

专题四太阳光照图与晨昏线专题.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一、太阳光照图的基本类型1.侧视图:一般指中心点为赤道上某地的地球投影图。侧视变式图侧视变式图一、太阳光照图的基本类型2.极地俯视图:指中心点为极点的地球投影图。俯视变式图一、太阳光照图的基本类型3.圆柱投影图:指经纬线作直线式展开的地球投影图。圆柱投影变式图一、太阳光照图的基本类型4、太阳光照图的变式—斜侧视变式图二、光照图的判读4.时间计算5.昼夜长短的确定(1)昼(夜)长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南)半球,则北(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越往北(南)的地点昼越长,夜越短。夜长变化规律相反。(2)昼(夜)长度的计算:昼长=昼弧跨经度数÷15=(正午12时-日出时间)×2夜长=夜弧跨经度数÷15=(子夜24时-日落时间)×2计算昼夜长短要注意四点:①同一纬线上各点昼长相等,夜长也相等。②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均为12小时。③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均为12小时。④极昼地区的昼长为24小时,夜长为0小时,极夜地区正好相反。6.太阳高度的确定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四周降低。纬度相差1°,正午太阳高度相差1°。至晨昏线上,太阳高度降为0°。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所求点与直射点)两地的纬度差。7.日出日落时刻的确定同一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但日出、日落时刻不一定相同。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这时,同一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和日落,都是地方时6时日出,18时日落。其他时间日出、日落时刻不相同。三、晨昏线2.晨昏线(圈)的特点(1)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由于晨昏线是太阳光线与地球的切线,所以晨昏线所在的平面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同一晨昏线上的点太阳高度是相同的,都等于0°;太阳高度在昼半球大于零,在夜半球小于零。(2)晨昏线与赤道:晨昏圈和赤道是大圆,两者永远相交平分。(3)晨昏线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每小时15°。3.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晨昏线与经线,只有在春秋分两天是重合的,其余时间都不重合,二者的夹角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夏至日达最大为23°26′。晨昏线与纬线只有在春秋分两天不相切,其余时间都相切,相切的纬线圈上为极昼或极夜;相交的纬线圈又分为昼弧、夜弧两部分,对其进行对比可知该地甚至该半球昼夜长短的对比情况。4.晨昏线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1)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2)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或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6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3)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或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是12月22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5.晨昏线与地方时由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可知,赤道上永远昼夜平分,所以经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另外经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的经线,大部分位于昼半球的经线(也就是太阳直射经线)为12时,大部分位于夜半球的为24时或零时。6.晨昏线与昼夜长短晨昏线将纬线圈分成两部分,即昼弧和夜弧,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就决定了位于该纬线圈上的点的昼夜长度。例1:(2010·四川卷)下图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图。图中三条曲线,其中一条是正确的。请阅读正确曲线,回答(1)~(2)题。(1)若上图中表示6月22日状况,则南纬40°~50°地区的夜长约为()A.15小时~16小时20分B.17小时~19小时20分C.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D.22小时40分~23小时20分(2)若上图表示南半球的状况,当北京时间12点时,下列四图中与之相符的是()变式训练:(2010·全国卷Ⅰ)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下图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1)~(3)题。(2)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A.S地的白昼比N地长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D.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3)若R点沿直线RS()A.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B.下降,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解析:第(1)题,在解读材料信息的基础上画图更容易理解:第(2)题,首先判断该时期为哪个季节,如下图:第(3)题,m、n的两交点间距离不会因视角改变而变化,A、B两选项错误;当视角发生改变时,经、纬线的形状会发生变化,D选项错误;若R沿直线RS上升,说明R一定位于较m纬线纬度较高的纬线圈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