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管理.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35 大小:2.3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企业物流管理.ppt

企业物流管理.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企业物流管理一、物流产生的背景和现代物流的发展1、社会分工的发展导致了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场所上的不一致;2、物流活动出现的目的,是将生产与消费的分离连接起来;3、社会分工的广度依存于市场的扩大,而市场的扩大又是以运输为中心的物流活动为支撑的;4、现代社会的经济特点是:人类生活需要多样化、个性化:生产方式趋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采购、销售全球化;分工专业化(产业集群化);业务外包化;这些,将进一步扩大市场的广度,从而促进物流活动的发展。二、什么是物流?1、PhysicalDistribution(物的流通)(传统物流,20世纪20年代美国提出)物的流通是指伴随着交换而发生的物理性位移,但是仅局限在流通领域;而物流中的“流”应该是物理性运动,这一运动可以发生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2、LogisticsManagement(后勤管理)二战期间提出,战后其理论、方法为企业界和理论界认同,并广泛应用,称为商业物流或销售物流(BusinessLogistics),以力求合理有效组织商品的供应、保管、运输和配送。三、物流的定义1、狭义的物流主要指发生在商品流通领域的物流(商业物流或销售物流),是在一定劳动组织条件下,凭借载体从供应方向需求方的商品实体定向移动,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手段,受商品交换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具有时间性,只存在于商品交换时。主要问题:(1)只重视商品的供应过程,忽略了与生产有关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调达(如丰田公司的JIT生产对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要求);(2)没有考虑逆向物流(废弃品回收、退货);(3)将物流看作是生产销售活动的附属行为,忽视了物流对生产和销售在战略上的能动作用。2、广义的物流(Logistics)为了符合顾客的需求,将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和相关的信息从发生地向消费地流动的过程,以及为使保管能有效、低成本地进行而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的行为。四、物流活动的构成因素运输配送保管流通加工包装装卸搬运信息(物流信息、商流信息)五、物流的发展阶段1、职能管理阶段(20世纪60-70年代)(1)物流活动被集成为两大物流管理职能:物料管理和配送管理。(2)企业管理的变革: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如MRP)和顾客服务理念的流行。(3)物料经理与配送经理的职能。2、内部一体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1)配送管理与物料管理逐步集成起来,产生了全过程物流管理的概念。(2)影响内部一体化物流管理的主要因素放松管制后物流服务的扩展;第三方物流企业沟通与信息技术配送资源计划JIT顾客服务(3)物流经理的职能3、外部一体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供应链管理第一章客户服务一、客户客户是相对于产品或者服务提供者而言的,是指所有接受产品、服务或信息的组织和个人。(1)处于供应链下游的企业是上游企业的客户。(2)客户不一定在企业之外。二、客户需求三、客户服务四、客户忠诚五、客户满意包括:交易前要素、交易中要素和交易后要素。一、交易前要素1、客户服务条例的书面说明(规范化)反映客户的需求,阐明服务的标准,明确每个员工的责任和具体业务内容,每项服务不仅可度量与考核,还要可操作。(员工)2、提供给客户的服务文本(服务内容说明)客户了解自己能获得什么服务,没有得到服务时怎么联系。(客户)3、组织结构(客服部门的重要性)4、系统柔性(满足需求的不确定性)5、管理服务(培训、咨询等免费服务)二、交易中要素1、缺货水平;企业产品的可得性指标(缺货比例、等待时间等);如果缺货,为客户提供替代品或从其它地方调运。2、订货信息;向客户快速准确地提供所购商品的库存信息、预计运送日期、订货周期等。3、信息的准确性;4、订货周期的稳定性;5、特殊货运;6、交叉多点运输;多个生产点和配送中心向用户送货。7、订货的便利性;8、替代产品三、交易后要素1、安装、保修、更换、提供零配件;2、产品跟踪;3、客户抱怨、投诉和退货;4、临时借用。(购买产品尚未到货,或者正在维修)反应客户服务能力的三个指标:可得性、作业绩效和可靠性。一、可得性是指当客户需要存货时所拥有的库存能力。可得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最普通的做法是按预期客户订货进行存货储备。1、两类存货:(1)根据需求预测的基本储备;(2)适应异常作业变化的安全储备;2、衡量可得性的三个物流绩效指标:(1)缺货频率指缺货将会发生的概率,表示是否能按需要装运交付给客户。反映了产品需求超过其可得性次数。(2)供应比率衡量缺货的程度或影响大小,反映了客户真实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因为缺货并不意味着需求得不到满足。缺货频率和供应比率都取决于客户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