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章二次回路与配电自动化第一节站用电源及操作电源二、操作电源操作电源指对发电厂或变电所的控制、信号、测量和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以及断路器合跳闸进行工作的电源。作用是:对发电厂或变电所的控制、信号、测量和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以及断路器合跳闸工作提供电源。操作电源按电源性质分为直流操作电源和交流操作电源两类。1.直流电源的种类51.直流电源的种类蓄电池:用于发电厂和大、中型变电所电容储能直流电源:用于小型变电所复式整流电源:用于中小型变电所2.直流电源的负荷控制、信号、保护、自动装置、事故照明、直流油泵、交流不停电电源。经常负荷:经常带电的继电器、信号灯、位置指示器及直流常明灯火其他常接入直流系统的负荷。事故负荷:变电所失去交流电源,全所停电时,必须有直流系统供电的负荷,主要为事故照明负荷。冲击负荷:主要是断路器的合闸机构在断路器合闸时的短时(0.1~0.5s)冲击电流。三、二次接线的基本概念和二次回路图1.原理接线图原理接线图用来表示继电保护、监视测量和自动装置等二次设备或系统的工作原理,它以元件的整体形式表示各二次设备间的电气连接关系。2.展开接线图展开图按二次接线使用的电源分别画出各自的交流电流回路、交流电压回路、操作电源回路中各元件的线圈和触点。所以,属于同一个设备或元件的电流线圈、电压线圈、控制触点分别画在不同的回路里。第二节断路器控制与信号系统控制电路要能达到以下的基本要求:(1)由于断路器操作机构的合闸与跳闸线圈都是按短时通过电流进行设计的,因此控制电路在操作过程中只允许短时通电,操作停止后即自动断电;(2)能够准确指示断路器的分、合闸位置;(3)断路器不仅能用控制开关及控制电路进行跳闸及合闸操作,而且能由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实现跳闸及合闸操作;(4)能够对控制电源及控制电路进行实时监视;(5)断路器操作机构的控制电路要有机械“防跳”装置或电气“防跳”措施。LW2-Z型控制开关触点表灯光信号记忆:手动操作:稳定运行发平光,正在操作过程发闪光断路器分断表示安全发绿光,断路器合闸表示危险发红光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1)手动合闸(2)自动合闸(3)手动跳闸(4)自动跳闸(5)闪光电源装置(6)防跳装置二、信号电路中央信号装置按用途分为事故信号、预告信号和位置信号。事故信号表示供电系统在运行中发生了某种故障而使继电保护动作。如高压断路器因线路发生短路而自动跳闸后给出的信号即为事故信号。预告信号表示供电系统运行中发生了某种异常情况,但并不要求系统中断运行,只要求给出指示信号,通知值班人员及时处理即可。位置信号用以指示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如断路器的合闸指示灯、跳闸指示灯均为位置信号。第三节自动装置1.对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基本要求二、自动重合闸装置(ARD)自动重合闸装置与保护的配合:(1)自动重合闸前加速保护自动重合闸装置与保护的配合:(2)自动重合闸后加速保护1.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分类(3)按照ARD的使用条件可分为单侧或双侧电源的重合闸,在工厂和农村电网中以前者应用最多。(4)按照ARD和继电器保护配合的方式可分为ARD前加速、ARD后加速和不加速三种,究竟采用哪一种,应视电网的具体情况而定,但以ARD后加速应用较多。(5)按照ARD的动作次数可分为一次重合闸、二次重合闸或三次重合闸。2.对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基本要求(4)无特殊要求时对架空线路只重合闸一次,当重合于永久性故障而再次跳闸后,就不应再动作。对电缆线路不采用ARD。(5)自动重合闸动作以后,应能自动复归准备好下一次再动作。(6)自动重合闸装置应能够在重合闸以前或重合闸以后加速继电保护动作,以便更好地和继电保护相配合,减少故障切除时间。(7)自动重合闸装置动作应尽量快,以便减少工厂的停电时间。一般重合闸时间为0.7s左右。3.自动重合闸继电器KAR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时间元件KT。该元件由DS-22型时间继电器构成,用以调整从装置启动到发出接通断路器合闸线圈回路的脉冲为止的延时,该元件有一对延时且可调整的常开触点和一对延时滑动触点及两对瞬时转换触点。(2)中间元件KM。该元件由电码继电器构成,是装置的出口元件,用以发出接通断路器合闸线圈回路的脉冲。继电器的线圈由两个绕组构成,一是电压绕组(U),用于中间元件的启动;二是电流绕组(I),用于保持中间元件的吸合。(3)电容器C。用于保证KAR只动作一次。(4)充电电阻R4。用于限制电容器的充电电流,从而影响充电速度。(5)附加电阻R5。时间元件KT启动后,即串入其线圈回路内,用于保证KT线圈的热稳定性。(6)放电电阻R6。在保护动作,但重合闸不应动作(禁止重合闸)时,电容器经过它放电。(7)信号灯HL。在装置的接线中,监视中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