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司法警官学院《基础写作》之叙述实训.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6KB 金币:1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吉林司法警官学院《基础写作》之叙述实训.doc

吉林司法警官学院《基础写作》之叙述实训.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础写作·叙述实训》课程教学设计一、教案头本次课标题:叙述实训授课班级上课时间2学时上课地点教室教学目标能力(技能)目标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1、理解叙述的要求:线索清楚,层次分明。2、掌握掌握叙述的顺序和采用人称的方法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任务一:朗读小说片段任务二:讨论分析任务三:写一篇记叙文,800字左右。参考资料《新编写作教程》,王瑜辉、王丽丽,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现代汉语》(上、下),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语言文字实用手册》,于学礼、刘靖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二、教学设计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告知(教学内容、目的)1、朗读小说片段2、讨论分析3、写一篇记叙文,800字左右。讲授(口述)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90′引入(任务项目)课前导入讲授多媒体课件3′操练(掌握初步或基本能力)朗读小说片段讲授多媒体课件20′深化(加深对基本能力的体会)讨论分析讲授20′归纳(知识和能力)写一篇记叙文,800字左右。讲授50′训练巩固拓展检验课堂讨论总结小结5′作业完成作文。2′后记具体教学步骤阶段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叙述的要求和叙述的内容。简单复习,引出本节内容。阶段二:对鲁迅小说《祝福》的叙述特点展开分析。步骤一部分片段请学生朗读。步骤二讨论步骤三请同学分析步骤四教师总结《祝福》中的“我”是一个远离闭塞、衰败和萧索的鲁镇社会环境,基本上摆脱了传统社会精神和道德观念禁锢的知识分子。虽然他同情弱者,但对鲁镇社会的黑暗又深感自己无能为力,甚至潜意识里想逃避现实矛盾,在失望和痛苦之余希望卸去负疚感,因此精神道德上还有许多不足。以这样的“我”来作为祥林嫂不幸的目击者,能站在一个高的视点上,以“智识者”的理性精神来认识和思索祥林嫂悲剧的实质及其社会意义,来暴露鲁镇人人性的麻木、愚昧和残忍;同时,“我”从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来的对现实的冷漠和无动于衷的态度的刻画,更能凸现出祥林嫂的不幸和社会的无情。再者,“我”的身上又体现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勇敢的自我解剖的精神。显然,课文所用的这种叙述人的角度,非常到位地表现了小说的主题,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使小说的思想更深刻。阶段四:布置作业步骤一、收集素材。步骤二、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注意叙述的顺序2、语言流畅3、层次鲜明4、8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