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县实验小学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常山县实验小学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doc

常山县实验小学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常山县实验小学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2009——2011年度)一、学校制定2009——2011年发展规划的背景分析:常山县实验小学位于县城天马镇竹园小区大桥路72号,创办于1989年,前身为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1991年初中部撤消,小学部改称为常山县文峰小学,2004年更名为实验小学,是浙江省实验学校会员单位,是全县唯一的县属小学。学校以“放飞梦想、追求卓越”为办学理想,以创建“人文性”环境,构建“学习化”校园为办学理念,以“规范+特色”为办学目标,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实小”一直实现着跨越式的发展,先后获得了“全国信息技术道德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浙江省示范小学”、“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基地”、“浙江省优秀导读集体”、“省标准化学校”、“省绿色学校”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及“衢州市名校”、“衢州市文明单位”、“衢州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10多项市级荣誉。如今的实验小学已经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的一所窗口学校。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兄弟学校的崛起,我们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契机,以《<常山县中小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方案(试行)>实施办法》为指针,切实制定好并认真落实好《常山县实验小学2009——2011年发展规划》,知难而进,乘势而上,争取更大辉煌!二、学校制定2009——2011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深化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长服务,创“规范+特色”的学校,建“敬业+专业”的师资,育“合格+特长”的人才,让我们的学生喜欢我们的学校,让我们的老师体验成长的幸福,让我们的课堂充满创造的快乐,让我们的学校焕发蓬勃的生机。发扬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苦干实干精神,以队伍建设为突破口,落实精细化的管理理念,经过三年的努力,建成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郁,教学设施完备,教师素质良好,教学质量上乘,特色成果显著,管理机制科学,成为浙江省义务教育现代化标准学校。三、学校2009——2011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一)、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总体目标:1、学校扩容、设施升级①校园面积严重不足,布局不够合理等弊端日益突出,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寻求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已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将根据常山县教育局文件(常教办〔2009〕130)常山县教育局关于下发《落实县人大评议整改意见方案》的通知要求,于2009年11月底前提交报告,建议县政府通过用地置换等方式划拨实验小学用于建一幢能容纳综合楼,形成北教学楼低段,中教学楼中段,南教学楼高段的格局,扩大实验小学办学规模,提升学校办学档次!②学校还将主动与主管部门沟通联系,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理解支持,加快教学设施的补充添置,加快原有教学设施的更换升级,争取在2011年实现教学仪器设备国家一级标准配置。今后三年的校园建设,我们要有实用意识、精品意识、超前意识,实现“内强基础,外有形象,硬件够用,软件过硬”的办学目标。2、教师求“品”,干部要“位”①用“以课代培、拜师结对、赛场相马”的方式培养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品位。进一步实施“名师工程”计划,坚持学校发展和个人发展同步的原则,走“由科研引领校本教研活动,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大比武”的校本培训路子,对教师实施“要求向严格方向发展,关心向全方位推进”的策略,努力构建“师德高品位、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位”的师资队伍。强化制约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引入竞争机制,重视情感机制,优化利益机制,让能成名的教师多成名,让能成长的青年教师都成长,让越来越多的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特色,从学科教师转变成为有一定水平的、有影响力的、有一定教育思想、教学风格的知名教师,形成能向全镇辐射的教师资源优势。经过三年努力,要打造一支“一有、两优、三强”的教师队伍,即培养一批有影响的名骨干教师队伍;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的青年教师;培养一支业务素质强,敬业精神强,合作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②以“指路子、搭台子、压担子”的方法锻炼发展干部,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品位。管理不是目的,如何通过管理,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才是我们的目的。没有管理上的刚性就没有发展上的良性,所以每一位教职工都要认真学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理清工作思路,共同规范我们的一言一行,共同参与学校的管理,把学校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让个人的发展目标同学校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庄重承诺:一定会率先垂范,以各项规章制度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规范办事,公正办事,干净办事,形成“自律”、“廉洁”、“实干”、“创新”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