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护理学阴阳学说教学目的和要求4第一节阴阳学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一)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二)阴阳学说研究阴阳的概念、发生、特性、关系及其应用的一门知识体系。(三)阴阳概念的形成来自于对太阳的观察。(四)阴阳的特性1、相关性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同一范畴、同一层次的。即这些事物之间必须有内在的联系。如上与下、天与地、冷与热等,而上与冷、敌与我,天与水即无法用阴阳划分。2、相对性是指各种事物或现象及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变的。3、可分性:属阴或阳的事物还可再分阴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昼夜分阴阳,太极图等。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一)阴阳的对立制约1、概念:指相互关联的阴阳双方彼此间存在着相互抑制、相互排斥和相互约束的关系。对立制约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因而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促进事物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二)阴阳的互根互用1、概念:(1)阴阳互根:阴阳双方互为根据、互为前提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任何一方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明与暗、上与下、寒与热等。(2)阴阳互用:是指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阴阳双方会出现相互促进、相互资助的关系。如精与气等。2、举例:阴阳互根互用关系阐释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和人体的生命活动。自然界:云雨的转化。天气―云阳受阴冷凝而降阴受阳蒸腾而升地气―水(三)阴阳的消长平衡1、含义: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处于不断增长和消减的运动变化之中,并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2、内容:(1)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2)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的消长稳定在一定限度内的和谐、匀平状态。是动态的常阈平衡。(四)阴阳的相互转化1、含义: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可以转化为阳。(1)转化的内在因素与条件: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产生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所谓“物极必反”。(2)转化与消长的关系:2、举例:如自然界六月飘雪,人体急性热病中由高热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等。(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二)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四)用于疾病的诊断(五)用于疾病的防治(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人体的所有脏腑经络形体组织,既是有机联系的,又都可以根据其所在部位、功能特点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1.脏腑形体分阴阳:内外分阴阳(内脏与体表),上下分阴阳,功能特点分阴阳。2.经络系统分阴阳:阴经阳经,阴络阳络。人体组织结构(二)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人体内阴阳二气的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之间、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进程。脏腑经络的功能,由贮藏和运行于其中的精与气为基础的。精与气的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维持了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稳定有序。(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病邪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邪正相搏,导致了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阴阳失调表现形式:阴阳偏胜、阴阳偏衰和阴阳互损。以阴阳的对立制约来阐释病机(1)阴阳偏胜:阳胜则热→(外感)实热证;阳胜则阴病→实热兼阴虚证;阴胜则寒→(外感)实寒证;阴胜则阳病→实寒兼阳虚证。(2)阴阳偏衰:阴虚则热→(内伤)虚热证阳虚则寒→(内伤)虚寒证以阴阳的互根互用来阐释病机(3)阴阳互损:阴损及阳→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阳损及阴→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阴阳失调病理图(四)用于疾病的诊断1、分析四诊资料色泽分阴阳气息分阴阳动静喜恶分阴阳脉象分阴阳2、概括疾病证候八纲辨证: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五)用于疾病的防治调整阴阳,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1.指导养生养生的目的:一是延年,二是防病。养生的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夏病冬养”2.概括中药的性能:中药寒凉温热四气,寒凉药属阴,温热药属阳3.治疗疾病的预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