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中医类型和表现及治疗方法.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痤疮中医类型和表现及治疗方法.doc

痤疮中医类型和表现及治疗方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近代中医对痤疮病因的研究在传统肺热、风热、血热、湿热等发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冲任不调、肾阴不足、血瘀痰结等观点,进一步补充、完善了青春痘的发病机制。中医座疮分为以下五种类型:肺经风热型油性皮肤多见。表现为颜面潮红,瘙痒,或有脓疱,可有口干,苔薄黄,舌红,便黄,大便干燥,脉细数等症状。一般鼻周及胸背部痤疮属肺,是由肺经风热阻于肌肤所致。治疗宜清凉肺血为主。肝气郁结型多见于年龄偏大的女性,痤疮反复发作,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联,多伴有月经不调HYPERLINK"http://www.fh21.com.cn/fuke/yjbt/"\t"_blank"。月经前后见虚火上炎之象,痤疮加重。治疗宜舒肝理气散结。脾胃湿热型皮疹红肿瘙痒,常伴有大便不畅,消化不良,腹胀,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状。常由于过食肥甘、油腻、辛辣食物,导致脾胃蕴热,湿热内生,熏蒸于面部而成。治疗宜清热利湿为主,常用方剂为芩连平胃散。肝肾阴虚型多见于30岁以上的成年人,皮疹色红不鲜,常见面色晦暗,色素沉着,神疲乏力,苔薄白,脉濡滑等症状。治疗宜滋阴补肝肾。热毒血热型面部、胸背部或臀部皮疹较多。表现为结节及多数大小脓疱,可以挤出黄白色碎米粒样脂栓,皮疹红肿疼痛。伴口臭口苦,大便黏滞不爽,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宜清热解毒,可用五味消毒饮加黄连解毒汤。以上是座疮的中医类型和主要的临床表现,如果出现座疮的话可以采用中药洗液来进行治疗,金苦参白花蛇爽肤洗液采用金银花、苦参、蒲公英等40味原料制成,从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化瘀、通经入手来治疗痤疮,不仅效果好且没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