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之十一《诲人不倦》.ppt
上传人:可爱****乐多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论语》选读之十一《诲人不倦》.ppt

《论语》选读之十一《诲人不倦》.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诲人不倦17-2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读解】一方面,“性相近,习相远。”另一方面,“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两句话是密切相关的。“性相近,习相远”是对我们一般人,或者借用孔子在《雍也》篇里的词语,叫做“中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而言的。所有的中人天赋都差不多,只是因为后天的教养习染不同而相差很远了。但“上知”与“下愚”的人却是无法改变的。因为“上知”就是“生而知之者,是天才,生来就有某种天赋才能,而不是靠后天教养才取得的。而“下愚”则是“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的人。即便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困难了都还不愿意学习,这样的“下愚”,你有什么办法去改变他呢?所以,中人是性相近,习相远。而唯有上智和下愚的人是不可政变的。「译文」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读解】从孔子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富有如冉有、子贡,贫穷如颜渊,贵族子弟如孟懿子,卑贱出身如仲弓,勤奋刻苦的如颜渊,懒惰贪睡如宰予,都成了孔门的弟子,并无贵贱亲疏的区别。孔子的弟子的出身确实很“杂”。七十二贤人中,属于贵族出身的只有四人,平民子弟居多,甚至连颜涿聚这样的“梁父之大盗”(《吕氏春秋·尊师》)也列入其中。所以南郭惠子曾问子贡:“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回答说:“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隐括(用以矫正斜曲的器具)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孔子就是这样诚诚恳恳教育前来求学的人。孔子不愧是中国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7-25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4)。11-3德行(1):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2):宰我、子贡。政事(3):冉有、季路。文学(4):子游、子夏。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7-34子曰:“若圣与仁①,则吾岂敢②!抑为之不厌③,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④。”公西华曰⑤:“正唯弟子不能学也⑥。”16-13陈亢问于伯鱼曰①:“子亦有异闻乎②?”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③。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④。’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⑤。’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⑥。”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⑦。”【读解】诗礼传家过去很多文化人家的厅堂里都挂着“诗礼传家”的匾额,这来源大概也就起于孔子对自己儿子的教育了吧。而我们看到,孔子对于儿子学《诗》学礼的要求,的确也不是什么与众不同的教育。在《泰伯》篇中,孔子就曾经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阳货》篇中,孔子又要求学生们说:“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所以,要求学《诗》也好,学礼也好,都是对学生们的普遍教育,而不是什么家传秘诀。这一点也再次证明了圣人“有教无类”(《卫灵公》)的教育方针。7-8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5-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1)?”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2),赐也闻一以知二(3)。”子曰:“弗如也。吾与(4)女弗如也。”钱穆《论语新解》吾与女弗如也:此与字有两解。一谓我与汝均不如。一谓我赞许汝能自谓弗如。此当从前解。孔子既深喜颜渊之贤,又喜子贡能自知弗如,故曰:「我与汝俱不如」,盖亦以慰子贡。或曰:孔子无常师,好古敏求,集其大成,可谓艰矣。颜渊得之于孔子,不俟旁求。又其天姿高,过此以往,殆不可测。孔子自言不如,乃要其将来。此弥见圣人之谦意。此章不仅见孔门之多贤,亦见孔子之胸襟,与其当时心情之欢悦。两千五百年前一大教育家之气象,与夫其师弟子间一片融和快乐之精神,尽在目前矣。又按:世视子贡贤于仲尼,而子贡自谓不如颜渊。孔子亦自谓不如颜渊。然在颜子自视,或将谓不如子贡。【读解】李泽厚《论语今读》1-15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2),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3)’,其斯之谓与?”子曰:“赐(4)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5)。”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讲要》马融注:“倩,笑貌。盼,动貌。绚,文也。”诗经毛亨传:“倩,好口辅。盼,黑白分。”口辅,是指面颊。黑白分,是眼球黑白分明。巧笑倩兮,巧好的一笑,面颊便展露美的笑容。兮,是语助词。美目盼兮,美目一转动,黑白分明,十分灵活。素以为绚兮,素,是指面颊与美目。绚,是指笑倩盼动的情况。有这样美好的面目,始有笑倩盼动之美。所以绘事后素,就是绘画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