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内容分类赏析.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诗歌内容分类赏析.doc

诗歌内容分类赏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古代诗歌内容的归类概述1.山水田园诗2.怀古咏史诗3.咏物诗4.思乡怀远诗5.抒怀诗6.边塞诗7.送别诗8.闺怨诗(二)古代诗歌情感的归类1.惜别之情。2.黍离之情。3.思乡之情。4.怀古之情。5.讽喻之情。6.报国之情。7.咏景之情。8.恋友之情。山水田园诗所谓山水田园诗,是以自然景物以及田园风光、农民、牧人、渔夫等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谢灵运和陶渊明分别是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开创者,但到了唐朝才成为重要的诗歌流派,唐朝的王维、孟浩然、常建,宋代的杨万里、范成大等都是这一派诗人中的杰出代表。要抓住山水田园诗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体会其营造的情感氛围,从而把握诗中所传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或观点态度。山水田园诗把握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1、山水诗:通过描写壮美山河、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美,表达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2、田园隐逸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的描写,表达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隐逸生活的愿望,或厌倦鄙视污浊社会的思想感情。如孟浩然的《》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独来去。?1?2??33、通过对景物描写和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揭示引人深思的生活哲理。江上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隐来。本诗的后两句以山尽却见帆来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不管路有多么曲折、遥远,总会找到前进的道路的哲理。看叶罗与之·南宋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上联描写了诗人在花残春尽的时节,兴味盎然地拄杖于池塘岸侧的情景。“始宜”有点睛的妙用,一反常人伤春心态,将一个老人不因春逝而懊恼,倒觉得始有所“宜”的独特生活体验,委婉地传达出来。“向池塘”更表明春去并非无景可赏,“池塘”不就是一个美好的所在吗?[注]罗与之,曾应进士举不第,遂归隐。看叶罗与之·南宋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下联以“不如看叶”点题,承接上句中的“向池塘”,“绿意扶疏”使春芳已谢的池塘之美有了着落,也有了答案。“意味长”有两层意思:一是景致的宜人,这枝叶疏密、光影斑驳的清景令人陶醉;一是哲理的寄托,花红易凋而叶绿经久,绿叶不像春花虽美却生命短暂,它给人的美感更为长远。练习:分析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王伦》)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帝城》)3、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桃花潭水之深“不及”汪伦情谊之厚,从而衬托了汪伦深厚的情感;另外,用潭水和情谊相比,变无形的情感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彩云间”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后面舟行之速、行期之短作铺垫。“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和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表现舟行之迅速,心情之愉快(作者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半道遇赦)。通过想象,用拟人的手法,把天边之月和月下身影,连同自己,化为三人,且歌且舞,表面自得其乐,实则无限孤独与凄凉。????????怀古咏史诗千古兴亡多少事千古兴亡多少事怀古咏史诗咏史起于班固,但只咏史事,不联系自己。魏晋时期的左思有《咏史》八首。《世说新语“文学》记镇西将军谢尚舟行经牛渚,月夜闻客船上有人咏诗,遣人讯问,乃是袁宏在吟咏自作的《咏史》诗。到了唐代,怀古咏史诗的创作蔚然成风,出现了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怀古咏史诗首先是诗中有历史,或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或历史遗迹。因为是诗歌,是文学作品,所以诗中的“历史”不必如史书中的“历史”那么确切。《贞一斋诗说》说,“咏史诗不必凿凿指事实,看古人名作可见。”如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