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1.现代健康的含义现代健康的含义并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病而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3个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起疾病。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作为身心统一体的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2.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我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现在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这样定义的:1)具有充分的适应力;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不脱离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1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一、教师心理健康1.教师心理健康特质:1)积极的自我观念----能了解并接受自己。2)对现实有正确的知觉能力----能面对现实的有效适应。3)从事有意义的工作----有工作、勤于工作且热爱工作。4)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有朋友且有亲密的朋友。5)平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比重----活在现实生活中,吸取过去之经验,并策划未来。6)能自我控制感受与情绪----真实且实际地的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的控制。2.教师心理健康意义: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学校是一个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整体,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及其他教师的心理与行为,对于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也有极其重大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教师心理健康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只有健康心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教师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社会性和人格品质的发展。只有心理积极、健康的教师,才能创造出一种和谐与温馨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心情愉快;相反,如果教师情绪紧张、烦躁、忧郁会产生一种紧张与压抑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惶惑不安;教师存在2心理情绪问题及其导致不适宜的教育行为也会直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学生过度焦虑、压抑或抗拒、逆反,进而影响学生人格、情感的健康发展,并极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丧失学习与行为努力的动机与进取心,最终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还有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状态是其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如果我们忽视教师这一重要的教育因素,而去寻求其他开展心理教育的途径,其效果会大打折扣。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发掘出教师自身的教育因素,才能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才能真正把心育工作落到实处。此外,教师心理健康还直接关系到教师能否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因为教师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教师的人际交往态度与行为,影响其师生关系、同事关系,而且还会影响其家庭关系、家庭生活氛围与质量。因此,教师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是教师职业规范的需要,更是教师个体发展和自我追求的需要。教师是人,既然是人,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失衡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产生心理疾病,教师一旦患有心理疾病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对教育事业不利。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及其他教师的心理与行为,而且对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3.教师影响学生的人格特征:•精神振作还是沮丧•兴趣广泛还是狭隘•性格暴燥还是稳定•意志坚强还是懦弱•果断还是犹豫不决•有条理还是杂乱无章三、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调查1.调查目的:•了解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3•了解中小学教师心理卫生问题的集中、多发群体。•了解中小学教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