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才平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欧才平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doc

欧才平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江门市培英高中欧才平内容提要:网络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案件的偶有报道,造成社会影响很大。本文报告了当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及表现形式,从教师职业、社会因素、学校管理、教师自身等方面探讨其成因,并从观念和措施入手提出维护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预防。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预防近年来,网络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案件的偶有报道,造成社会影响很大。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心理学课题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机构采用国际公认的scl_90心理健康量表,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教师进行检测,检测表明:69%的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另外,嫉妒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等也较为突出。广州市天河区在最近举行的一次心理保健讲座上,用心理健康测试量表对在场教师进行测试,结果显示:31.51%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2.3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1%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感到压力很大,嫉妒情绪、焦虑情绪的出现率也比较高。调查发现,教师的心理问题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等。众多调查显示,目前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与教师尚未形成成熟和完善的心理健康观不无关系。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创立合理的教师心理健康理论,从理论的角度来引导考证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1、人际关系紧张一些教师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与学生、同事、领导融洽相处,不是与同行发生纷争,就是与学生产生对立,甚至与领导发生冲突,久而久之形成孤独、无助、郁闷、焦虑、自卑等不良心态。2、社会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青年教师身上,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对教师角色、学校人际关系、工作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从而产生压抑、偏激或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3、心理失衡许多教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能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遇到挫折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并诱发不良情绪,甚至形成灰暗情结。如嫉妒、自卑、妄想、愤懑、抑郁等情绪和攻击性行为等。有的还出现思维不灵活、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等心理机能的失调。4、情绪不稳定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一些教师常处于情绪低落、心境不佳的状态,不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甚至恣意发泄,借题发挥,造成人际环境恶化,这种恶化反过来又刺激不良情绪的滋生与蔓延,以致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忧郁状态。5、不良的个性特征某些不良的个性特征也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如心胸狭窄、意志脆弱、过于争强好胜、个人中心、自我封闭、过于敏感等。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1、教师职业特点的制约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的特点。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还要面临升学率、评优考核、继续教育、职称评聘等诸多挑战,所以教师工作辛苦、生活压力大、交际范围窄;其次,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较高,但同时对教师工作的理解程度并不高,所以教师心理压力比较大。这种状况易于激发教师的不良情绪,形成不良心态。2、社会环境的冲击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化,金钱和利益、平等和竞争等观念渗透到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之中;市场经济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劳动和收入不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利益差别扩大。这些都极易造成人们的利益失衡、生活失衡、心态失衡,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生存状况,教师的价值观念自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次,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虽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相对来说,其经济收入还处于中下水平;与社会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可度和利益回报率并不很高。这种对比与差异使辛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极易产生巨大的心理不平衡感,不甘落寞又无可奈何,不满足于现状又无法突破,陷入矛盾、失衡的心态。3、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学校理应从观念上、制度上、设施上为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提供必要的条件,但实际上许多学校更多地注重教师的教学科研、福利待遇等,对教师的心理素质缺乏关注,对教师的负面情绪置若罔闻,对教师的心理保健和训练缺乏经验,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积累日久,形成恶性循环。此外,学校教育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如分配不均、待遇不公等也极易诱发教师的不良情绪。4、教师自身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必然有其自身的因素。如教师的角色意识模糊、对自身角色缺乏认同、没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对自己期望过高、对他人期望过高、看待问题过于理想化等原因,容易使教师无法接受现实和理想的矛盾,难于应对挫折,以致自暴自弃、悲观失望、紧张焦虑。其次,教师某些不健全或不良的人格特征也易诱发不良心理的出现。三、维护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1、转变观念,达成“教师心理也需要保健”的共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