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docx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一些地理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⑷天气预报的内容: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拓展阅读: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整理1.概念:地轴:地球始终不停地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运转,这个假想的轴叫地轴。两极:地轴穿过的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点是地球的南极。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点。赤道:地球仪上与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其长度约为4万千米。纬线:同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特点:无数条,呈东西方向,形状为圆圈。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特点:无数条,呈南北方向,形状为半圆。2.经纬度的字母表示形式:西经W,东经E,北纬N,南纬S。3.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分别是怎样划分的?P9答:以20oW和160oE两条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4.地球自转周期:24小时(一天);地球公转周期:一年。5.地球自转产生的天文现象有什么地理意义?(P11-12三点)答:(1)产生昼夜更替;(2)产生时差;(3)使地球发生形变。[经度每相差15o,时间相差1小时。]6.二分二至: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7.地球上为什么会产生四季?[或问:地球公转有何地理意义?](P13)答:由于地球始终朝一个方向倾斜,随着地球的公转,各地在一年中不同时间内,接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从而形成了炎热的夏季、寒冷的冬季、温和的春季和秋季。[产生四季更替;地球自转和公转造成昼夜长短的变化。]8.地球上有哪五带?答: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北温带(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北寒带(北极圈以北)、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南寒带(南极圈以南)。9.地图上的方向有几种表示方法?分别如何判读?(P18)答:(1)一般表示方向。一般的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表示方向。(2)指向标表示方向。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通常指向北方。(3)经纬网表示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0.什么是比例尺?它有哪几种表示形式?(P20)答:把实际地理事物在地图上表示出来,必须把一定范围内的地理事物缩小,这种缩小的程度就叫比例尺,它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即比例尺=。比例尺有三种表示形式:(1)线段式;(2)数字式;(3)文字式。(比例尺越大,表示内容越详尽。)11.地图按内容、按表示区域分别应怎样分类?(P21)答:按内容分:地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如地形图、行政区划图等)和专题地图(如人口分布图、气候类型图、资源分布图等)。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知识点一、地球1.地球是个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绕地轴不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