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家长会材料119班各位家长:大家好!首先我为你们从百忙之中赶来参加家长表示感谢!但我想感谢的话在这里也不必多说,因为我们是奔着同一个目标,负着同一份责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聚到一起的。我们是平等的,我们是合作伙伴。而我最要说的是,让我们携起手来,带给孩子一个幸福童年,培养孩子爱学习,会学习,,使孩子长大最起码能做个自食其力的有责任,有爱心的人。也许有些家长会说,我是千方百计的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可就是教育不好。我为家长有这些愿望而感到欣慰..但正如家长说出的后半句话,为什么有如此想法,孩子就是教育不好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坐下来一起交流讨论的问题。我作为119班班主任,首先来说说与孩子们相依相伴一个半学期所看到的一些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从日常行为规范来看,有孩子表现出:1、不宽容.一点半点的就不依不饶,一点亏都吃不得.2、丢三落四,自理生活能力差.3.不敢承担责任,有事就找理由,能往别人推就推.4、怕辛苦,没有为成功再坚持一下的毅力。当然这些问题并非出现在每个孩子身上,也并不是这些不足都集中在某个孩子身上,意思是孩子们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也正因为这样,所以需要我们教育,所以需要我们合作。从这些表现不难看出这些问题都说明了孩子的习惯有待于培养.一说到这些,有些家长就很无奈的说,老师我也天天都在说他啊,可就是•他不听我们,你帮我们好好教育吧,孩子就听你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单方面的力量是薄弱的。就如一个家庭里也好,如果夫妻双方,或是父母与爷爷奶奶辈在教育上存在教育的分岐现象那要把孩子教育好就难。孩子特机灵,他看哪边有保护伞就滑往哪边。总结了许多教育专家的经验,得出的结论就是:教育好孩子,家长得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剩下的对孩子要做的就是多关心多鼓励,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习惯一旦形成,你不但轻松,孩子还受益终生了.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一生来说是多么重要。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我们可能还记得SARS病毒流行期间,大家最痛恨的就是不讲卫生的习惯,因为不讲卫生就是使SARS病毒流行的一个间接致命因素。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做保证,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培养好的。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那么该重视些什么呢?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直截了当地说:"教育无非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道德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学校里,我们都会有一些重点常规养成训练,比如,穿戴整洁,遵守纪律,尤其是要注意课间活动的安全和文明.不妨碍别人.学会倾听,主动学习,认真作业,按时交作业等等,而这些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家校合作,一齐努力。行为习惯的培养:1、好的关系胜过许多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那就是好的亲子关系.大家一定会有感触,什么时候你跟孩子的关系是好的,那你的教育就是成功的,孩子也特别听你的;什么时候你跟孩子的关系是糟的,你的教育就没有办法成功,孩子往往跟你对着干。建议:每天挤点时间与孩子做些交流,就是在接送孩子回家的路上,家长也可以有意识地跟孩子交流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这不仅增进感情,也是训练说话的好机会。2、相信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学好,不想成为一个好孩子的.我们要知道孩子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是他碰到了各种诱惑和困难,他需要帮助.人的动作中70%都是习惯动作.习惯的改变是人的神经系统的改变.怎么来培养孩子好的习惯,怎么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我们来听个小故事:有一个妈妈,她的儿子作业马马虎虎,成绩不稳定,这个妈妈发现,儿子写作业时,坐不住.妈妈就说了,“儿子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只要你肯努力,你一定能学好,可你一个小时站起来7回,是否太多了。”这位妈妈最有水平的话还在后边.她说,“儿子我看你,写1个小时的作业站起来3回就差不多了,你要是能够做到这一条,当天晚上可以随便看你喜欢的节目;不过,如果超过3回,就不能看.”孩子说:“行”,结果一个星期下来以后,儿子3天做到了,一到6点钟大摇大摆就看电视;有2天没做到,一到6点钟的时候,还想着去看电视,妈妈说“不能看”.这个孩子就记住了,慢慢地就把原来的坏习惯忙改提掉了,养成了认真专心做作业的好习惯.这个妈妈的经验非常好,我把它总结为习惯培养的基本方法——加减法,即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这也告诉我们要教育孩子首先要真正关心孩子,要知道孩子每天在做什么,而我们好多家长,你知道孩子每天在做什么,有什么值得让你骄傲,有什么要你去引导教育的吗?如果你连孩子在做什么也不知道,那还谈什么教育呢?比如:孩子哭了,你不知道他是摔疼了哭的,以为是他肚子饿了给他吃饭,你说这能解决问题吗?这位妈妈教育之所以成功,是关心着孩子,知道孩子做作业有个好动的坏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