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地理下学期适应性月考试题(八).doc
上传人:宜然****找我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地理下学期适应性月考试题(八).doc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地理下学期适应性月考试题(八).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地理下学期适应性月考试题(八)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1年2月10日19:52,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这一步也是整个火星探测任务中技术风险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环节之一。“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后,采取了四次轨道中途修正和一次深空机动,轨道负责专家说:“与中途修正相比,深空机动是控制量更大的轨控动作,使探测器通过一次大转弯、或者说大漂移,从地球的公转面进入到火星的公转面上。”深空机动完成后,探测器经过约4个月的无动力飞行,于2月10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图1示意火星探测器飞行轨迹图,据此完成1~3题。1.“天问一号”探测器多次进行轨控动作,主要因为火星与地球A.绕日的公转方向相反B.行星的质量大小不同C.绕日的公转速度差异D.轨道不在同一平面上2.火星探测器进行深空机动的位置最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3.在无动力飞行阶段,火星探测器受到的天体引力主要来自A.太阳B.地球C.火星D.月球深耕和免耕均是农业对土壤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径。深耕(20厘米以上)具有翻土、松土、混土、碎土的作用,合理深耕能显著促进增产。免耕又称零耕技术,是指作物播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不清理作物残茬,直接在原茬地上播种,播后作物生育期间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其中覆盖耕作是最主要的免耕方式。据此完成4-6题。4.深耕(20厘米以上)有利于增加土壤的A.透气性B.有机质C.矿物质D.含水量5.下列地区采用免耕农业的效果欠佳的是A.西北干旱沙土地B.东南丘陵水蚀地C.东北平原黑土地D.华北低湿涝洼地6.合理深耕能显著促进增产,其原理是A.加厚耕层,减少土壤的水分蒸发B.熟化土壤,降低土壤的营养流失C.消除土壤中的杂草,防除病虫害D.翻出深层沙石块,防止土壤板结图2为世界某区域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7.影响图2中城市分布的首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资源D.旅游8.椰枣树具有耐旱、耐碱、喜热而又喜潮湿的特点,图2中最适宜种植椰A.①B.②C.③D.④图3为克里木半岛局部等高线图,该图左上角为克里木半岛轮廓图,图中雅尔塔城为著名疗养城,该区域的红葱头(即红洋葱)品质优良,多出口到土耳其等地。据此完成9-11题。9.图中山区公路修建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是A.弯路线路长,破坏的植被更多B.延长线路,阻碍交通流量增加C.开挖土石多,降低山体的坡度D.工程强度大,诱发地震的发生10.据图推断,当地红葱头运往土耳其的交通运输方式最适宜的是A.公路B.铁路C.航空D.海运11.下列条件中,与雅尔塔城成为所在国著名疗养地关系最小的是A.位置临海,视野开阔B.向阳地带,气候宜人C.交通便捷,方便前往D.历史名城,文化厚重图4是南非人口密度和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12~13题。12.据图判断影响南非人口分布的首要因素是A.自然条件B.资源分布C.边境贸易D.政治文化13.21世纪以来,南非人口重心从(27°47'10"E,28°20'32"S)迁移到(27°39'1"E,28°15'37"S),其原因最可能是新地区①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②交通运输设施的完善③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④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图5为我国某地区耕地分布图。读图,完成14~15题。14.当地在育苗时多采用塑料地膜覆盖的方式,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能性最小的是A.风力加大,风沙危害加重B.降低土温,增加土壤墒情C.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号售D.加剧了土壤的盐碛化程度15.图中甲地区为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下列调整方式中,对当地生态环境改善作用最大的是A.耕地→草地B.草地→耕地C.耕地→建筑用地D.耕地→林地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17、1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9、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一)必考题(共3小题,共47分)1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