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试题(八)(含解析).doc
上传人:纪阳****公主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试题(八)(含解析).doc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试题(八)(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试题(八)(含解析)一、选择题1.商朝时,人们把王畿之外的臣属之地通称为“方国”,即使殷之西北(今山西中部、陕西北部、晋陕高原)亦被称为“鬼方”;而到了战国时期,南方的荆州与扬州却被纳人了“九州”的概念。这种变化表明战国时期A.中央集权制度业已出现B.中原地区丧失核心地位C.已有天下一统整体观念D.江南地区成为政治中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南方的荆州与扬州却被纳人了‘九州’的概念”可知,随着各地之间联系和民族融合的加强,战国时期已将南方广大地区纳入中华文化体系,说明这时期认同感加强,已有天下一统整体观念,C项正确;中央集权制度出现于秦朝,A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的是这时期认同感加强,已有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并且这时期中原地区仍然是核心地位,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这时期华夏文化认同感的加强,没有体现政治中心在南方,并且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2.研究表明,东汉时期黄金曾一度退出了流通领域,而布帛却在交换中突显出日益重要的地位。到曹魏时期更是出现了“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的极端现象。材料说明A.政治局势阻滞商品经济发展B.传统自然经济开始全面解体C.政府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货币经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答案】A【解析】【详解】东汉、曹魏都属于社会动荡时期,因此在当时的货币流通流域出现了以物易物现象,说明动荡的社会环境阻碍货币经济发展,A正确;自然经济解体始于鸦片战争后,排除B;题干主旨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C;D表述绝对,排除。3.北宋太宗时期,在枢密院历任长贰之职(正副职位)的19人之中,与太宗藩邸具有渊源关系的一共6人,居三分之一;不过,若从曾经独自担任枢密院首长的官员来看,却共有5人之多。由此可知,宋太宗时期枢密院长官的任用A.打破了贵族政治的束缚B.已经具备一定的民主色彩C.证明了科举制度的完善D.尚余浓厚的皇帝僚属属性【答案】D【解析】【详解】枢密院长官中与太宗藩邸具有渊源关系的一共6人,而独自担任枢密院首长的官员人数有5人之多,说明太宗时期枢密院长官的选用多从太宗亲信僚属中擢用,即存在浓厚的皇帝僚属属性,D正确;太宗时期是官僚政治,排除A;枢密院长官的擢用充分体现了皇权的集中,而非民主,排除B;题干与科举制无关,排除C。4.洪武五年二月,诏命内外府州县及乡之里社皆立申明亭,凡境内民人有犯者,书其过,明榜于亭上,使人心知惧而不敢为恶。后又设族善亭,亭上书写善人善事、恶人恶事,以示褒扬或惩劝。材料主要表明A.市民文化日趋成为主流B.政府重视对民众的教化C.宋明理学逐渐深入人心D.宗族乡约制度发展完备【答案】B【解析】【详解】明朝政府把犯错之人的行为记录来下,并“明榜于亭上”,让人不敢再作恶,而把行善的人的行为也记录来下,进行表扬,这些都体现的是政府在对善恶行为进行引导教化,故选B;市民文化与材料无关,排除A;C、D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5.1849年,两广总督徐广谱利用民勇阻止英国侵略者进入广州城,迫使港督文翰签署带有“不入城”条款的《广东通商专约》,并出示晓谕英商。1856年,英人再次欲执《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进入广州城,时任两广总督叶名琛便“执《广东通商专约》不许之”。据此可以说明A.晚清地方督抚与清政府分庭抗礼B.侵略者无法真正获取条约权益C.国人利用近代外交方法维护主权D.近代民主法治的思想深入民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签署带有‘不入城’条款的《广东通商专约》,并出示晓谕英商”“时任两广总督叶名琛便“执《广东通商专约》不许之”等内容可知,面对英国执《南京条约》进入广州城的不合理要求时,国人用《广州通商专约》来制止英国入城,说明国人利用近代外交方法维护主权,C项正确;材料未谈及中央与地方的斗争,无法得出晚清地方督抚与清政府分庭抗礼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这时期国人利用近代外交方法维护国家主权,没有体现侵略者无法真正获得条约权益的内容,并且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国人面对英国无理要求,以近代外交方式维护主权,不代表近代民主法治思想深入民心,并且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6.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日本火柴业依托“日本制造,华商经销”的营运模式成功地将火柴卖到中国的村村寨寨。下图是当时比较常见的火花(火柴商标)牌火柴,下列对其进行的史学分析中有误的一项是A.火花的图案设计迎合了中国文化B.能反映出日本工业化的发展特点C.说明日本加强了经济侵华的手段D.证明日本已经成功对华输出资本【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日本制造,华商经销”及图片中的产地,可以判断该商品产自日本国,并非资本输出,而是属于商品输出,D项符合题意;根据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