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想飞的乌龟教案想飞的乌龟教案集合八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想飞的乌龟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想飞的乌龟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字13个,掌握多音字“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乌龟想飞的美好而迫切的愿望,喜欢幻想的愿望。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句子练习。教学难点:体验乌龟的内心情感。教法:猜谜语、朗读法、对比法。学法:读一读,说一说、合作交流。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3’)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出个谜语大家猜猜吧:身穿破壳袍,缩头又缩脑。水里四脚划,岸上慢慢爬。知道是一种什么动物吗?板书:乌龟2、说说你见到的.乌龟是什么样的?生自由发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只有着神奇愿望的乌龟,“想飞的乌龟”。板书课题。生齐读二、出示学习目标。(1’)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7’)1、(师范读课文)同学们用手指着课文认真听,听好自己不认识的字应该怎样读。2、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学习。读完后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3、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4、认读词语:乌龟叼着一根棍子两端于是感觉田野忍不住重重地摔出裂纹(指名领读、齐读、开火车读)5、认字并组词。字宝宝从词语中跳出来,我也会认。龟叼根棍端于感野忍摔裂纹重指名认读、并组词,齐读。四、细读课文,入情入境。(12’)(一)图文结合,学习第一自然段。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自然段,(看读或指读)2、看图,乌龟可能在想些什么呢?说些什么呢?(二)小组合作,学习2—6自然段。1、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一人读旁白,一人扮演乌龟,一人扮演小鸟。一人评价。2、反馈交流再读,师读旁白,男生扮乌龟,女生扮小鸟。3、乌龟这么伤心,你们能帮帮他吗?有什么好办法吗?(三)演示想像,学习7—8自然段。1、指名读第7自然段,讨论:说说小鸟是怎样带着乌龟飞的?你能表演一下吗?2、此时你想对小鸟或乌龟说些什么?(小鸟,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真聪明!)(小乌龟,你高兴吗?感觉怎么样?)4、让我们和乌龟一块飞上天,去看看。齐读第8自然段。交流:小乌龟看见什么了?有什么感觉?小乌龟会说什么呢?5、练一练照样子说一说:乌龟开心极了,忍不住喊起来:“太美了!”小鱼开心极了,忍不住极了,忍不住6、想像感悟,齐读第9-10自然段。乌龟摔下来以后会想些什么?五、激发想象,发散思维。(3’)乌龟的愿望美好吗?你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六、课堂检测:(10’)1、连词语。乌叼两感田裂着龟觉端纹野2、反义词。伤心——(开心)3、连一连。七彩的田野美丽的地方伤心的小河绿色的乌龟蓝色的壳光滑的彩虹七、板书设计:想飞的乌龟不会飞→小鸟帮忙→飞起来、看美景→摔下来伤心开心极了?想飞的乌龟教案篇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69。设计思路:《想飞的乌龟》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十四单元第2篇阅读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一只乌龟想飞上天,得到了小鸟的帮助梦想成真,不小心从天上掉下来,壳上摔出了好多裂纹。内容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并配有四幅彩图,可供学生观察,帮助理解课文,发挥想象能力。而且一些句式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特点,对积累和运用语言也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朗读既是一种阅读能力,又是一种理解手段。只要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说明他们已读懂了课文。陆桴亭说:“人性中皆有悟……必敲击不已,火光才现。”因此教学中要多给时间学生自读自悟,教师要以读代讲,在一边旁敲侧击就行了,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可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语文天地”中的小短文,了解乌龟的习性,然后认读认字表中的字,再带进到课文中练读,达到读正确、读通顺,同时通过看图,帮助理解课文。再通过教师的点拨,读出停顿,读出感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与合作者,更是促进者,因此教师应让教材作为开发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手段。本文主要讲乌龟的壳上裂纹由来的传说,通过小组合作,可让学生说说乌龟在天上的所见所感,掉下来以后会想些什么?怎样才能让乌龟既能说话又不掉下来?还有没有别的办法飞上天呢?待文章学完后,让学生自编故事:乌龟壳上的裂纹还可能是怎样来的,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这一系列创造性学习中,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烁,听、说能力得到充分练习,而交流的过程更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同时新课标还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领域,注重跨学科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得到全面发展。有鉴于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比如,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布置学生画“乌龟的壳裂了”,“乌龟第二次飞上天”,或编故事,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同时,进步审美情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进,激发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