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89C51硬件结构和原理(补充灌电流与拉电流)[new].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9.7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2章89C51硬件结构和原理(补充灌电流与拉电流)[new].ppt

第2章89C51硬件结构和原理(补充灌电流与拉电流)[new].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章89C51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2.189C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特点2.1.189C51单片机组成原理2.1.1MCS-51单片机的基本组成2.1.189C51单片机组成原理2.1.2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2.1.2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一、中央处理单元(CPU)☞ACC:累加器2.控制器二、存储器三、I/O接口2.289C51单片机引脚及其功能1.I/O口线功能4个8位并行I/O接口引脚P0.0~P0.7、P1.0~P1.7、P2.0~P2.7和P3.0~P3.7为多功能引脚,可自动切换用作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和或I/O接口外部引脚2.289C51单片机引脚及其功能2.控制线2.289C51单片机引脚及其功能3.复位:5.外接晶振引脚6.输入/输出端口6.输入/输出端口P3口作为第二功能端口时的功能表☞物理结构(哈佛结构)一、物理空间与地址二、程序和数据存储器逻辑空间2.3.1程序存储器(ROM)地址空间2.3.1程序存储器(ROM)地址空间2.3.1程序存储器(ROM)地址空间2.3.1程序存储器(ROM)地址空间2.3.1程序存储器(ROM)地址空间2.3.1程序存储器(ROM)地址空间2.3.2数据存储器(RAM)地址空间2.3.2数据存储器(RAM)地址空间2.片外RAM3.特殊功能寄存器SFR部分特殊功能寄存器复习:第1章讲过“进位”与“溢出”如何判断是否溢出部分特殊功能寄存器部分特殊功能寄存器堆栈的操作堆栈区部分特殊功能寄存器2.4CPU时序☞时钟☞时钟2.4CPU取指、执指时序2.5复位及复位电路2.5.2复位信号及其产生2.5.3复位电路2.689C51单片机的低功耗工作方式2.6.1方式的设定2.6.2空闲工作方式2.6.3掉电(停机)工作方式2.7输入/输出端口结构2.7.1P0口一、P0口作为一般I/O口使用①P0口用作输入口时①P0口用作输入口时原因:准双向口二、P0口作为地址/数据总线使用②P0引脚输出地址/输入数据2.7.2P1口2.7.3P2口2.7.3P2口2.7.4P3口2.7.4P3口2.7.4P3口2.7.4P3口2.7.5端口的负载能力和接口要求2.889C5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电路图补充“灌电流”与“拉电流”P0口的驱动能力较大,当其输出高电平时,可提供400A的电流(“拉电流”);当其输出低电平(0.45V)时,则可提供3mA左右的“灌电流”。P1、P2、P3口的每一位只能驱动4个LSTTL,即可提供的电流只有P0口的一半。所以,任何一个口要想获得较大的驱动能力,只能用低电平输出。本章小结: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