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口罩产品技术审评规范.doc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医用口罩产品技术审评规范.doc

医用口罩产品技术审评规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医用口罩产品技术审评规范()依据《HYPERLINK""\t""医疗器械注册管理措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6号)要求并结合医用口罩产品特点,为规范医用口罩产品技术审评工作,特制订本规范。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适用于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一般医用口罩。《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管理类别为Ⅱ类,类代号为6864。二、技术审查关键点(一)产品名称要求产品名称应以产品预期用途和适用范围为依据,通常应为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一般医用口罩。(二)产品相关标准医用口罩依据产品本身特点适适用于以下相关标准:1.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2.GB/T4745-1997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沾水试验;3.GB/T14233.2-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二部分:生物试验方法;4.GB15980-199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具卫生标准;5.GB15979-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具卫生标准;6.GB/T16886.10-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和致敏试验;7.GB/T1908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8.GB18279-医疗器械环氧乙烷灭菌确定和常规控制;9.GB18280-医疗保健产品灭菌确定和常规控制要求辐射灭菌;10.YY0469-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注:以上标准适用最新版本。企业应依据本身产品参考所适用标准。(三)产品预期用途医用防护口罩用于医疗环境中,为医院人群提供防护,滤过空气中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传输。医用外科口罩用于临床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所佩戴,为接收处理患者及实施有创操作医务人员提供防护,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输。一般医用口罩用于医疗环境中,为医院人群提供防护,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沫传输。(四)产品关键风险该产品在进行风险分析时最少应关键考虑以下危害,企业还应结合本身产品特点确定其它危害。(见表1)表1关键危害序号危害类型可能危害1生物学危害运输和使用时可能造成微生物污染生物不相容性(消毒/灭菌不合格,过敏,EO残留量超标)再感染和(或)交叉感染2和使用相关危害(考虑和使用环境相适应)不合适标识不合适操作说明(如戴反,未使用鼻夹等)合理可预见误用产品缺点可能造成伤害(交叉感染等)3功效性失效、维护和老化引发危害不合适包装、不合适保留环境(医疗器械污染和(或)变质,和消毒/灭菌方法不相适应)(五)产品关键技术指标医用防护口罩关键技术指标应实施GB/T1908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医用外科口罩关键技术指标应实施YY0469-《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一般医用口罩关键技术指标应最少包含以下内容:1.外观:口罩外观应整齐、形状完好,表面不得有破损、污渍。2.尺寸:口罩尺寸应大于企业标称尺寸,应使口罩能罩住使用者鼻、口至下颌并确保口罩密闭性。3.鼻夹:(1)口罩上必需配有鼻夹,鼻夹由可弯折可塑性材料制成;(2)鼻夹长度应大于200px。4.口罩带:(1)口罩带应取戴方便;(2)每根口罩带和口罩体连接点处断裂强力应大于10N。5.液体阻隔:(1)合成血液穿透2ml合成血液以16.0KPa(120mmHg)压力喷向口罩样品外侧面后,口罩内侧面不应出现渗透。(2)表面抗湿性口罩外侧面沾水等级应不低于GB/T4745-1997中3级。6.过滤效率:(1)细菌过滤效率(BFE)口罩细菌过滤效率应大于95%。(2)颗粒过滤效率(PFE)口罩对非油性颗料过滤效率应大于30%。7.气体交换:应符合下列要求之一:(1)气体交换压力(△P)口罩两侧面进行气体交换压力差△P≤49Pa/㎝2;(2)气体流速口罩两侧面进行气体交换压力差△P为49Pa/㎝2时,气体流速应大于264mm/s;(3)呼吸阻力口罩吸气阻力应不超出49Pa,呼气阻力应不超出29.4Pa。8.阻燃性能:口罩材料不应为易燃性材料。移离火焰后继续燃烧应不超出5s。9.微生物指标:口罩应符合表2要求。表2口罩微生物指标细菌菌落总数/(cfu/g)大肠菌群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真菌菌落总数/(cfu/g)≤20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不得检出10.环氧乙烷残留量:经环氧乙烷消毒口罩,其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超出10μg/g。11.皮肤刺激:口罩材料应无皮肤刺激反应。(六)产品检测要求1.产品出厂检验项目最少应有以下项目:外观、尺寸、鼻夹、口罩带、微生物指标、消毒/灭菌效果、环氧乙烷消毒/灭菌还需有残留量要求。2.产品多为批量生产,所以企业可采取抽样检测手段来监视产品质量。抽样方法可参考GB/T2828-逐批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适用于连续批检验);GB/T2829-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