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蛋白尿的中医药治疗概述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类世界卫生组织1995年修订的肾小球疾病的分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系统性疾病所致的肾小球疾病遗传性肾病其他原因的肾小球疾病中医如何治疗肾小球性蛋白尿中医病种名称-肾病(优势病种)慢性肾炎蛋白尿的辨证分型(试行方案)中医辨证分型(慢性肾炎-蛋白尿)本虚证-肺脾气虚证本虚证-脾肾气虚证本虚证-气阴两虚证本虚证-肝肾阴虚证本虚证-脾肾阳虚证标证-湿热证标证-血瘀证标证-湿浊证本虚证常用的药物及方剂标证常用的药物正确的选择中成药品种正确的选择中成药正确的选择中成药益肾化湿颗粒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益肾化湿颗粒汉语拼音:YishenHuashiKeli【成份】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泽泻、半夏、羌活、独活、防风、柴胡、黄连、白芍、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性状】本品为棕褐色颗粒;味苦。【功能主治】升阳补脾,益肾化湿,利水消肿。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SCr<2mg/dl)脾虚湿盛证出现的蛋白尿,兼见水肿,疲倦乏力,畏寒肢冷,纳少等。【规格】每袋装10g。【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疗程为2个月【不良反应】个别患者用药后出现口干、口苦等。【禁忌】尚不明确。【注意事项】1.合并感染者,应加用抗感染药物。2.合并高血压者,应加用降压药物。3.忌食辛辣刺激食物。4.阴虚火旺者慎用。5.本品未显示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尿的疗效。6.个别患者用药后出现了肝功能(ALT)的异常,但无法确定与服用药物有关。益肾化湿颗粒治疗脾虚湿盛型蛋白尿益肾化湿颗粒处方来源于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东垣)所著《脾胃论》中升阳益胃汤。升阳即升清,虽名为益胃,实为健脾。《脾胃论》著作—中医临床必读丛书《脾胃论》(公元1249年)金.李杲(东垣、明之)著。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该学说在我国医学史上为划时代的一个里程碑。人参益肾化湿颗粒审因辩证、立法用药VS西医治疗原则益肾化湿颗粒审因辩证、立法用药解释:病因为“脾气虚弱,不能升清”,继而使脾的运化功能不能实现,造成湿邪在体内逗留不去益肾化湿颗粒组方功效益肾化湿颗粒组方方解益肾化湿颗粒具有“改善肾功能、降低蛋白尿、调节机体免疫、利水抗炎”作用*P<0.05,**P<0.01,***P<0.001(给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P<0.001(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肾功能Ⅲ期临床试验参加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作为负责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试验时间:2004年9月-2005年10月对照药物:肾炎平颗粒为阳性对照药研究方法:按试验中心分层区段随机、双盲设计进行试验试验例数:试验组304例,对照组102例试验结果:益肾化湿颗粒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虚湿盛证有较好治疗作用,能明显减轻浮肿、疲倦乏力、食少纳呆或便溏、畏寒肢冷、腰脊酸痛症状体征,减少蛋白尿、血尿,稳定肾功能,其中对蛋白尿的疗效优于肾炎平颗粒对照组。试验过程中除试验组个别病例出现口干、口苦外,未见其它明显不良反应。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益肾化湿颗粒汉语拼音:YishenHuashiKeli【成份】人参、黄芪、白术、茯苓、泽泻、半夏、羌活、独活、防风、柴胡、黄连、白芍、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性状】本品为棕褐色颗粒;味苦。【功能主治】升阳补脾,益肾化湿,利水消肿。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SCr<2mg/dl)脾虚湿盛证出现的蛋白尿,兼见水肿,疲倦乏力,畏寒肢冷,纳少等。【规格】每袋装10g。【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疗程为2个月【不良反应】个别患者用药后出现口干、口苦等。【禁忌】尚不明确。【注意事项】1.合并感染者,应加用抗感染药物。2.合并高血压者,应加用降压药物。3.忌食辛辣刺激食物。4.阴虚火旺者慎用。5.本品未显示出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尿的疗效。6.个别患者用药后出现了肝功能(ALT)的异常,但无法确定与服用药物有关。肾炎康复片处方组成慎防中草药的肾损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