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化学新课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考点2doc--高中化学.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0届高三化学新课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考点2doc--高中化学.doc

2010届高三化学新课标第一轮复习教学案——考点2doc--高中化学.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http://cooco.net.cn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http://cooco.net.cn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考点2物质的性质、变化与无机反应基本类型考点聚焦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理解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运用。理解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知识梳理一、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思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留意: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必然要捉住“是否需求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这个特点。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根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或现象,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物质性质的描述在物量变化的基础上添加了“可以或不可以”、“能或不能”、“容易或不易(难)”等说法。四、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从宏观上看,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与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对比,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从微粒上看,构成原物质的粒子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五、化学反应的分类按物种的变化分为:从有无电子转移分为:从热效应分为:根据反应程度分为从有无离子参加分为: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定义方式举例思考:画出反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图。试题枚举【例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需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解析:选项A、B、D均涉及有关燃烧的知识,属于化学变化;“铁杵磨成针”只是发生了形变,属于物理变化。答案:C【例2】关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必然是酸和碱B.若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则该反应必然是置换反应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可能是两种沉淀D.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D质量的总和必然等于20g解析:对一个概念作出判断应弄清它的含义,把握它的实质。B、C符合概念和反应规律,正确。A中由于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可以在多种物质类别间发生,如:碱和酸性氧化物,酸和碱性氧化物之间也都能生成盐和水。D中A、B各10g物质可能恰好反应完,也可能其中一种没有反应完,则生成物的总和应≤20g。答案:B、C。【例3】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甘油加水作护肤剂B.用明矾净化水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添加香味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解析: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甘油稀释后仍具有吸湿性,可做护肤品,该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明矾溶于水后,发生反应:Al3++3H2OAl(OH)3+3H+产生氢氧化铝胶体,从而可净化水。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添加香味的缘由是过程中发生了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产生了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的缘由。烧菜用过的铁锅,由于在潮湿的环境中发生了电化腐蚀,Fe毕竟被氧化成Fe2O3•nH2O而出现红棕色斑迹,后三者都是化学变化过程。答案:A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