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动的调节精编范文.docx
上传人:安双****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生命活动的调节精编范文.docx

生命活动的调节_26.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活动的调节补充:dna分子复制:①发生在细胞周期的间期;②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③atp作能量;④a、t、g、c四种大量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⑤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⑥需酶系统参与(解旋酶,合成酶、复旋酶);⑦dna具作模板的能力;⑧伴随有rna的转录。提问:dna分子复制对dna作为遗传物质有何意义?补充:在dna分子复制时:①边解旋、边合成、边复旋,多个起始点同时进行,节省时间、效率高。②新dna分子双链为“一母一子”;因此复制更为精确,致使遗传信息更加稳定。稳定的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从而使生物的前后代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复制时毫无差错,否则,自然界便没有了变异,生物界就不会向前发展。(为以后学习“变异”打下伏笔)提问:一个dna分子复制几代后的情况如何?补充:因dna复制采用半保留的方式,所以一个dna分子经几代复制后的所有dna中,只有两个dna分子含有原dna链。但所有dna与原dna所带的信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完全相同。(变异除外)总结:通过两课时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和dna分手的复制过程,明白了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特异性及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希望同学们课后熟悉教材,真正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六章遗传和变异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三、基因的表达教学目的1.了解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因的本质。2.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3.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5.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6.通过指导学生设计并制作蛋白质合成过程的活动模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1.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基因的本质。2.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教学难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教学用具:投影片。“遗传工程初探”录像片。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图。dna转录rna过程的挂图。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蛋白质合成示意图。中心法则图解。白化症患儿图。教学方法:教师讲述、启发与学生讨论探索相结合。课时安排二课时。复习提问:请同学们根据上节课学习过的dna的复制和前面学习过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等方面相关的知识思考下列两个问题。观看:投影片。讨论: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巩固dna的复制及其复制时特定的时间背景以及复制和均等分配对保持遗传性状稳定性的意义。讨论:第二个问题,首先简要归纳引出课题,然后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使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讨论分析: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说明生物体的性状是通过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来体现的。儿女像父母,从本质上,是由于父母把自己的dna分子复制了一份传给子女的缘故。从现象上看是性状的相似,而性状的相似说明了儿女与父母之间在蛋白质结构上的相似或相同。通过这样的讨论把学生的思维由遗传物质dna与性状的关系引导到遗传物质dna与蛋白质的关系上来。2.据科学家推算,人体内约含有10万种以上的蛋白质,而人体每个细胞中只含有46个dna分子,那么46个dna分子是如何控制合成10万种以上的蛋白质的?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明确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多种蛋白质的合成。,当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