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额收费能管理宠物犬吗?----北京限养政策分析一九九五年,家庭养犬在北京城区已从许多人将犬看成家庭成员不胜宠爱,甚至不惜一掷千金;同时,养犬的污染、扰民以及袭击人等问题也随之出现。悄悄地豢养变成公开。北京市的一位在某百货商场工作的人大代表,因其同事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屡受家养大型犬的袭扰,不甚恐惧且十分愤怒,又因社会上对养犬问题也颇有微词,遂在开市人大会时提交提案,要求禁止养犬。以此为由头,北京市经过市民参与和人大立法这样自下而上的程序,于1994年11月30日市十届人大十次会议通过了《北京市严格限制养犬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于1995年5月起正式执行。规定将养犬的地区分为一般限养区和重点限养区。要求在北京重点限养区禁养大型犬,并限养小型犬。凡在重点限养区养小型犬的住户必须登记,登记费为5000元人民币(如在限定的95年5、6、7三个月时间内登记可以优惠到3000元);之后每年须交纳登记费2000元,并强制上保险和为犬免疫,其总费用为2200元左右。时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35元,这一收费的额度,约占当年人均收入的32%,可见其限制的力度。即使到了2001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为11578元,限养登记费仍占居民当年收入的17.3%左右。几年来,虽然限养注册费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不可置疑的是,假设每一个养犬人都有工薪收入的话,这笔费用的负担仍然相当沉重。更何况有调查公司的统计数字表明:养犬者中有40%是月收入500元左右的普通百姓,其中许多是退休在家,子女又不在身边的老人。为了在重点地区达到限养的目的,北京市政府使用经济和法律的综合手段对养犬户形成如此不堪的重负,应当使家庭养犬的数量明显下降,法规的预期效果应当十分明显。那么事实是怎样的呢?法律执行至今已有七年多,不仅没有限制住北京养犬的数量,而且宠物犬的数量还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狗市和宠物医院生意兴隆,进口和国产的狗粮以及与宠物犬有关商品的销售额日益上升。更为重要的是,2001年统计数字表明:据保守的估计,在北京市重点限养区,共有各类属限养范畴的家养宠物犬9万余只,其中登记的只有1.2万余只,有80%的犬没有按规定登记交费,而且不登记的比例每年都在提高。目前重点限养区的养犬人不交登记费,登记费太高是人们不交费的主要原因。这一比例表明,按照目前的收费标准计算,每年北京市在重点限养区预期的登记费收入至少少收约一千多万元,更为重要的是,它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完全不在乎政府法规的公民可以得到比守法户更高的效用,而且这一事实具有很强的榜样和示范作用。问题:政策执行的障碍在何处?(每项后面应该加以材料辅证,仅供参考。)答:政策执行主体使用的执行手段和方式不够科学合理,限制条件过于苛刻反而导致成为政策对象不能接受的主观原因。缺乏建立有效地配套政策加以辅助,例如政策后期必备的奖惩制度以及责任监督体制都很缺乏,难以保证政策的权威性与执行效力。政策执行主体没有能够强有力地、连续地贯彻实施此项政策,而导致政策被政策对象置之不理。手段简单,不注重思想教育手段的作用,先期没有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政策动员,引导目标群体的行为规范,减少政策执行阻力。政策方案自身缺乏合理性与可行性,没有考虑政策对象的接受程度和反应,缺乏很高的政策权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