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禅王登文的书印心路.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拙禅王登文的书印心路.doc

拙禅王登文的书印心路.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拙禅王登文的书印心路高原界石铺长征纪念馆员王登文,笔名拙禅,是一位痴迷的书印爱好者,且不论他的书与印已到达何种境地,就他千奇百怪千丝万缕的艺术思维甚是活跃而深刻,不乏独到见解,多肺腑真言。听他对中国印的说法——“方寸天地,气象万千。”中国印亦中国魂,贯穿着中国历史与文化,浓缩了中国文化与中国书画的本质灵魂与精华。在中华复兴的今天达到了更高境界的普及与辉煌。他是最鲜艳最鲜活最生动最深刻最凝练最浓缩的生命之花文化之花,与精致的邮票可称姊妹艺花。书画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十人当中可成就一位画家,二十人当中可成就一位书法家,三十人当中可成就一位篆刻家。中国印是中国书法与中国画中不可或缺的传神眼睛。用好一两方印章,可使书画的主题得以升华与延伸。中国印的金石魂是中国书法的骨与魂,也是中国画的骨与魂,是中国书与画的灵魂的精髓。中国印是中国书法与中国画在精神气质上所要追索到的品质高度标准,是它们共同的“定心丹”。拙禅王登文早就认识到中国印是中国文化灵魂的浓缩,有着深远的源渊,有着无限的生机,是人文精神能看得见可铸可雕可琢可磨的“核”。80年代初平凉师范牛相乾校长与张维老先生在书法讲堂上播撒下的书印种子,在他的思想上就扎下了根,在他自己的精心培育下,向着他心目中艺术的理想,不懈地艰难地顽强地生长着生长着。他如饥似渴地博览,如痴如醉地积淀,他对艺术犹如虔诚的教徒,有着千锤百炼精益求精的决心与勤奋。他深知在逆境的磨炼中成就起来的高度是厚重的瓷实的。他只事耕耘不问收获,埋头宁静而致远,淡泊名利以明志。在艺术技巧与效果的锤炼上争分夺秒地用功。“心匠自运为高”,他在反反复复的磨砺中铸造自己的艺术语言,直到在艺术深度上超越自己超越历史超越大师。在现实中他能否攀登上如此险峻的高峰较难预料,但在他的信念当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一条道路,而且现在已经走得很深很远。他说这是他人生的“长征”。艺术作品对于真艺术家来说是不需要过多解说的,它们的感染力可直接浸润于人的第六感觉,凭敏锐的直觉可瞬间得到某件作品的历史定位。他就是靠着这种清醒的直觉审定打造他的作品的。他不看重哪门哪派哪种风格哪种面目,他现在完全与他的艺术融为一体。他常跟人宣讲他这样一个观点,书法或印完全犹如人,面貌是天生的各异的,对每个人来说面貌的变化是有限的随机的,但胸怀境界的开拓却是无限的可塑的。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艺术境界吸纳包容涵量犹如人的胸怀涵养一样是无止境的。人的成就或艺术的成就最终不看你的貌相,而要看你脑海里灵魂中吸纳的天地万物人文精神的道与法的精华是多还是少是深还是浅是贵还是贱是厚还是薄。人精神境界的开阔崇高与否跟面貌无任何关系,书与印亦然。稍入门后,完全可以修炼自己的东西,不论是优美温和的还是刚烈悲壮的,而且更能震撼心灵的往往是残毁壮烈的东西,这是艺术的规律。一般人喜欢前一种美,而有撼世力量的艺术家是喜欢后者的,犹如雄鹰喜欢苍穹海鸥喜欢波涛一样。在书印创作上,他就喜欢古拙而老辣的格调,古拙老辣的极致竟又可变化到稚拙温润天真可爱的“孩儿体”上去。追求古拙,其实质就是站到了艺术历史初始无相的源头,向下流发展的方向与空间便更加辽阔自由。拙辣苍润,禅味无限,浑厚华滋,变化无穷,这正是他主要艺术效果的追求目标,也是“拙禅”二字的深义吧。这也正是他艺术韵味厚重深沉的根源所在。拙禅在书画界起步很早,80年代90年代常闻其惊人之举,在平静的湖面上荡起些许波澜,激发起一大批书画志士发愤拼搏,他们的名气与成就已远播海内,而他还如蜗牛一样背着生活那座沉重的房子,又如蚂蚁一样不停地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奋斗着奋斗着。他在书印资材上舍得大把大把花销,在对自己的包装推销上却是非常地马虎,不寻找机会,也不抓机会。他总有个顽固的想法,一堆又一堆的遗憾就相当于上苍对他的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与磨炼,他宁愿多一些磨炼,对他的艺术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在磨炼中成就的艺术是有力量的,他的骨子里常常有这种信念在“作祟”。对名利一淡再淡,对艺术深度与高度的开凿分秒不歇,这是他的夙愿,也是他的宿命吧。兹选刊王登文的几帧书印作品,以勉励他在人生的“长征”中,走得更深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