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简讯.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感恩教育简讯.doc

感恩教育简讯.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感恩——让真爱洒满人间——记2013年梁庄镇七小感恩教育通讯好久没有这样感动过了,也好久没有看过这样感人的场面了!5月21日,为了传承我国的民族精神,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让学生懂得尊老爱幼,学会尊敬师长,及时孝敬父母,明白感恩的意义。我校特意从濮阳请来了感恩教育专家进行“感恩”专题演讲。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更是整个人类的一种精神美德。中华民族是最懂得感恩的民族,我们的文化里记载了数不尽的诸如“忠孝双全”、“望云思亲”、“上书救父”、“鹿乳奉亲”(郭居敬《二十四孝图》)等关于感恩的故事,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淳朴民风;从汉朝一直流传至今的《孝经》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孝文化,在中国历代的家庭道德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留下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的动人诗句;广传着“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弟子规》)的经典话语,集中地反映了古代人对“报恩”的认同和崇尚。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感恩也是一种责任,知恩图报,有恩必报,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此君子也;“以怨报德,忘恩负义”,此小人也。感恩是一种人生境界、精神风貌、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只有用感恩之心回报他人的帮助,才会使我们所处的社会更和谐。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每个人都生活在他人的关爱之中,都应当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前行。可是,个别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冷漠、自私、世故、社会责任感淡化,感恩意识淡薄。让学生懂得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进而主动去帮助别人,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具体表现,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由于受到考试这一指挥棒的影响,在基础教育阶段,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只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学生的美德教育成了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大家都只注意让学生成才,却忽略了让学生如何“成人”。我们必须纠正,让学生学会对生活感恩,对一切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感恩,进而增强学生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进一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当然,当前的学生思想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缺乏感恩之心,忘记了那些帮助过、照亮过、爱过自己的人,甚至伤害他们,亟需补上“感恩”这一课。正因为如此,我校举行了感恩教育活动,为干涸的心灵空间下了一场及时雨,制造了许多催泪弹,让我校师生留下了不少“宝贵”的泪水。在演讲现场,很多学生不但纷纷流下了感动的眼泪,而且还在台上大声喊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爸爸、妈妈我爱你!老师我爱你!同学们我爱你!”表达了自己对父母、老师的感谢。让学生的心灵在瞬间得到了升华、净化。让爱的种子开始萌芽,让感恩的心从心底悄悄的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