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语文公开课我的叔叔于勒教案第1篇:初中语文公开课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初中语文公开课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公开课我的叔叔于勒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词。2、了解作家作品常识;掌握小说知识。3、理清小说的脉络。4、学习通过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来揭示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5、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认识黑暗的社会现实,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与人为善的本质教学重点: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主题,认识社会现象。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来自家庭,都有父母、兄弟、儿女、亲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我们常说“血浓于水”,“打仗还是亲兄弟,上阵还须父子兵”。今天,我们学习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看它演绎了一个怎样的发生在一对亲兄弟之间的故事。二、作者简介读作品,首先要读作者。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作者。三、预习检查四、多媒体演示学习目标1、抓住小说三要素阅读小说,理解主题。2、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等)。提问: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最主要的是什么?人物环境故事情节最主要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2、小说的情节结构由哪四部分组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几种?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五、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情节。我们从情节入手来阅读小说。我们先看,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的称呼有什么变化,请找出相关的词语圈出来。从上面这些不同的称呼中,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挥霍家产:坏蛋、流氓、无赖经商发财:正直的、有良心的人、有办法的好心人衰败贫困:卖牡蛎的这个小子、这个家伙、那个家贼、那个讨饭的惧怕憎恨第2篇:初中语文公开课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这篇初中语文公开课我的叔叔于勒教案范文很有代表性,送给你。《我的叔叔于勒》公开课教案授课教师:毕节双山新区响水中学杨朝荣授课班级:九年级(1)班授课时间:2014年10月30日教学目标1、了解莫泊桑及其代表作。2、把握小说的情节构思,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3、听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4、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教学重点1、把握小说的情节构思,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难点1、复述故事情节2、深刻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导入新课由学生说出有关钱的俗语导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发生在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普普通通的故事,体会一下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二、作者介绍[投影]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和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短短的一生中,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著名的有长篇小说《她的一生》、《漂亮朋友》,短篇小说《项链》、《菲菲小姐》、《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一)、速读课文,初步感知小说内容,勾画并理解疑难字词[投影]1、读准下列画线字的读音。拮据栈桥煞白撬开诧异牡蛎别墅皱纹褴褛阔绰女婿多音字辨析据:(拮据)jū(根据)jù煞:(煞风景)shā(煞白)shà2、词语解释拮据煞白十拿九稳张皇褴褛与日俱增(二)听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明确人物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明确:“我”(若瑟夫)、父亲、母亲(菲利普和克拉丽丝)、两个姐姐、二女婿、于勒、船长??2、文中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复述故事情节。3、这篇课文的体裁是小说,请同学们回顾我们先前讲过的关于小说的文体知识,说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并加以概括。(课件出示)《我的叔叔于勒》可归纳为: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小组探讨(一)1、于勒的经济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画出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不同的称呼词语。3、随着于勒的经济情况的变化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你看出了什么?4、分析“变”与“不变”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变来变去的态度中,有什么不变的东西,有什么变的东西?造成他们态度多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变的:(1)于勒的经济地位在发生变化。(2)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和称呼在变。不变的:菲利普夫妇的金钱至上的观念没有改变。不变的是对金钱的崇拜;造成他们态度多变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原则对他们这类小市民的严重腐蚀——有钱则亲,无钱则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