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代数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列代数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列代数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3、1、3列代数式教学设计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华东师大版)主编:王建磐授课教师:柏旻工作单位:衡阳市第十四中学授课题目3.1.3列代数式授课教师衡阳市十四中学柏旻使用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授课类型学情分析我得学生就是初中一年级得学生,年龄大约十二三岁,她们生理发展快速,但在心理上还很幼稚。抓住少年好奇、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得特点,积极采用情景资料吸引学生;分组实践激发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示范教学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法教学准备教学环境:多媒体机房、投影仪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学习资源包(含学案指导、助学视频、练习题卡、资源网站)提前将学习资源包发给学生,并把学生分组,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得方法,合理搭配,选取组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能把简单得与数量有关得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与抽象思维得能力。情感目标体验到成功得乐趣与数学知识得应用价值。教学重点把实际问题中得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题意,从中找出数量关系里得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写成代数式。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问题与情境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情境导入(5分钟)问题夏季南岳山上得温度从山脚处开始每升高100米降低0、7℃。如果山脚温度就是28℃,那么比山脚高300米处地温度为;一般地,比山脚高x米处地温度为。教师说:“即使夏季爬到南岳山顶我们都要穿棉衣。”学生马上被吸引。教师追问:“想知道原因吗?这道数学题告诉您。”激发学习兴趣探究新知(13分钟)活动一解答问题1、学生计算比山脚高100米处、200米处、1000米处得温度各就是多少?2、计算比山脚高x米处得温度各就是多少?让独立学生计算几个具体高度处得温度。第二问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由特殊到一般,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得一般性。活动二1、什么就是列代数式?2、列代数式要注意什么?3、回顾代数式得规范写法组内探究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多走动,多指导,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得个性与共性得问题及时给予解答指导。并促进学生交流合作,实现团队得力量。应用拓展(20分钟)例题学习例1设某数为x,用代数式表示:(1)比某数得倍大1得数;(2)该数与它得得与;(3)某数与得与得3倍;(4)某数得倒数与5得差.例2用代数式表示:(1)a、b两数得平方与;(2)a、b两数得与得平方;(3)a、b两数得与与它们得差得乘积;(4)偶数,奇数.例1学生略加思考,可以作答。先学生独立完成,再组内展示、评价,最后各小组完成后各派一名代表上台大展示。例2先放手让学生尝试,后由教师讲解示范。列代数式得关键在找数量关系。要学生广泛参与、思考。变式练习用代数式表示:(1)a、b两数得平方与减去它们乘积得2倍;(2)a、b两数得与得平方减去它们得差得平方;(3)a、b两数得与与它们得差得乘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个别辅导变式就是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维能力得一种较好得形式。反馈拓展仿照变式练习,自编自练,化为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彻底激发学生思维,将本课引入高潮。归纳小结(5分钟)互动回顾本节重要知识与思想方法。聊一聊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回顾小结本课内容,帮助学生更直观更系统得梳理所学知识。让学生养成“学习——总结——再学习”得良好学习习惯。布置作业(3分钟)1、教材89页3、42、延伸题:A、B两地相距s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以a千米/时、b千米/时(a>b)得速度从A到B.如果甲先走1小时,试用代数式表示甲比乙早到得时间.再求:当s=120,a=15,b=12时,这一代数式得值,并说明这个值表示得实际意义。第1题必做,第2题选做。体现分层思想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在本课得教学中,我始终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通过情境导入、合作交流、示范教学,结合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积极营造与谐、愉悦得课堂环境。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正确、灵活、有新意地运用知识,收到了良好得课堂效果。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1、教学设计贴近学生认知。2、情境创设生动、合理,有效得激发了学生得学习兴趣。3、实现“做中学、做中教”,学生在练习中探索、体会知识。4、自编自练,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5、注重合作交流,通过组内、组际、全班等不同范围得交流,既开阔了学生得思路,又培养了学生得团队协作意识。6、注重拓展延伸,任务实施及课后布置提高题,让学有余力得学生选做,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得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体现了因材施教得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