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案设计7.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风筝》教案设计7.doc

《风筝》教案设计7.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案名称:《风筝》教案设计7-教学教案教案作者:佚名教案来源:不详教案栏目:初一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字词的音、形、义,正确朗读、书写,体会其含义。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体会作者的感情。4、能借鉴写法:在铺陈误会和冲突中写亲情(或友情)。教学重点:教学目标2和教学目标3教学难点:教学目标4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设想:整体感知——研读赏析——体验拓展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读生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步骤:一、简介鲁迅。二、导入新课:童年生活总是充满快乐的,童年的游戏往往也是终生难忘的。尽管有时也会有阴云,有误解,但童年带给人们的总是感人至深的人情美、人性美。《风筝》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三、检查预习的情况:1、检查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读音和含义。2、检查朗读情况。四、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感情的把握。五、学生自由读课文,探讨问题:1、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2、具体写我粗暴地干涉弟弟玩风筝一事,是哪几个自然段?其他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六、组织学生探讨问题,明确答案。七、布置作业:1、抄写课后词语。3、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分析课文,准确把握文章中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并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教学步骤:一、检查课后词语的掌握情况。二、学习新课:1、朗读课文,探讨问题:(1)、对于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粗暴地毁坏弟弟的风筝一事,作者是如何评价的?(2)、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3)、当认识到当年的过错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4)、作者设想了几种补过的方法?后来补过了没有?(5)、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提示:在作者看来,被虐杀的一方应该怎样才是对的?)明确:小时侯自己对弟弟那样管束,简直是精神的虐杀,而弟弟却并不认为兄长的行为是精神的虐杀,时过境迁,忘得一干二净。我也无从补过,无从求得心情的轻松,因而更加悲哀。被虐杀者甘受虐杀,毫无抗争,使虐杀者横行无忌,这正是旧秩序能够维持的原因,所以令人悲哀、沉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