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81.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三北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长江上游林区的主要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城市的行道树的作用是吸烟防尘,吸收噪音,美化环境。此外森林还有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82.亚马孙雨林重要分布规律是南北纬10度之间,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和东南亚地区是世界雨林的集中分布区。雨林的作用突出表现在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主要集中在植物体内,而这又正是最易被人类破坏的部分。这反映了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83.引发破坏雨林的开发活动的主要背景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和跨国投资手段。面对雨林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雨林放在第一位。84.人类使用的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非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85.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有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就全国范围来看,对山西省煤炭的市场存在挑战的能源工程有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三峡水利工程枢纽和核电站。86.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的措施主要有扩大煤炭开采,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和加强煤炭的加工转化。变输煤为输电对山西省有利的一面是提高经济效益和减少运输压力,不利的一面是引起环境污染。87.长江流域水能丰富的流域条件有:流域气候湿润,降水充沛;上中游地势落差大;支流多,流域面积大。88.欧洲内河航运量大的条件有:降水丰富稳定,水网稠密,水位变化小;多平原,水流平缓,和流通里程长;地势起伏小,大河之间有运河相通;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89.田纳西河以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实现统一开发和管理。90.一般而言,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两者的关系是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9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有利国际背景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调整,有利的国内条件有对外开放政策,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沿海分布,毗邻港澳。9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第一个阶段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该产业的优势是劳动力成本低。第二阶段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其原因有,国内政策优势不明显,工资水平升高,国外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和发达国家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93.我国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有力的气候条件主要是湿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条件是多种地形适宜发展多种经营,有利的土壤条件黑土肥沃,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工业发达、有利于农业机械化与产业化和人口密度低,商品率高。94.东北地区农业发展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平原地区发展耕作农业,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发展林业和特产区,西部高原发展畜牧业。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其突出的特点有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和地区专业化生产。95.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农业生态退化,如?和环境污染其主要原因有人口激增和土地不合理的利用。要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各区域发展的重点不同,以平原区农业为例,其发展重点是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方向发展。96.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是个区域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97.我国西气东输以新疆天然气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目标市场。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有1.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存在显着差异。2.调整能源结构3.我国油气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98.西气东输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A.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有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加经济收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相关产业发展。B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有1.缓解能源供应不足2.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C.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D..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有1。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2。对西部地区有利于减少对薪柴的需求,从而减少对植被的破坏。99.产业专业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它地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此外还有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地价变化,环境污染等。100.产业转移对区域的影响有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