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造就国际化精英人才.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造就国际化精英人才.doc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造就国际化精英人才.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造就国际化精英人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自建校起,就把为国家培养外语外贸人才作为自己的使命。正如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及时准确把握国际经济脉搏,主动适应国家开放型经济发展需求,以国际化、复合型为人才培养特色,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支撑体系,构建起国际化特色专业群、国际化课程群,配备具有国际学术背景的师资队伍,加强国际化的学术和教育项目拓展和管理,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加大国际化的实习实践活动、国际文化交流等元素,加大国际化的学生来源及中外学生交流融合等,通过第一、二、三课堂的整体设计、紧密衔接和良性互动,使学生切实构建起国际化的知识结构,具备和生成国际化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形成了在人才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具有综合素质高、国际特色强、竞争能力好的特质,在就业市场上深受用人单位的赞誉,逐步形成“外经贸”人才品牌。一、坚持国际化办学特色,培养国际化精英人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具有近60年的外贸行业办学特色和国际化办学传统。建校至今,我校始终坚持把国际化作为“立校之本、特色之源、发展之基”,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专业教材、专业实习、文化交流等方面构建了立体化的国际化办学支撑体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英人才,取得丰硕的教育成果,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一)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我校是国内最早引进国外专业课程体系的高校之一,积极开展以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在我校34个本科专业中,已申报成功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形成以1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23门北京市精品课程、65门校级重点、精品课程的优质课程集群。另外,鼓励学生参与网络化“全球课堂”,使用世界著名高校的开放课件,如MIT的OpenCourseware等。(二)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我校具有海外学术背景的教师300余人,占师资总数50%以上。学校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出国学习,自2000年以来,学校选派出国学习进修、讲学教师达500人次。学校鼓励教职员工赴驻外机构工作,有近150人有驻外或在国际机构工作经历。并且,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三)国际化的课堂教学学校重视双语教学,采用多种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申报双语教学和全外语教学。常年开设双语课程50余门,其中7门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双语教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优良率达到89.3%。在教学实践中,还鼓励教师引入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开设模拟法庭、企业决策模拟等课程,积极探索符合国际主流教育教学思想的教学模式。(四)国际化的专业教材学校各学院普遍采用美国同类院校英文原版教材,打造了一系列贯通中外的经贸理论与实践的精品教材,其中45部入选“十一五”规划教材,68部获北京市精品教材称号。(五)国际化的语言环境我校目前有来华留学生2800人,来自120个国家,在外经贸大学的校园里,每5名学生中就有1名留学生。学校按照“听说领先”的英语教学原则,实施PeerTutor制,组织高年级学生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来华留学生形成学生助学团队(TATeam)。学校还鼓励、要求部分学院学生用外语写作毕业论文,非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写作毕业论文是全国首创。以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为例,2009年有173名同学顺利通过了英文毕业论文的写作,2010年又有300余名同学申请用英文写作毕业论文。(六)国际化的学习实习据统计,目前我校拥有遍布全球的106个合作伙伴,每年派出约400名学生赴海外学习、实习。经贸外语类专业的学生中近50%有过海外学习、实习经历。其中,2010届朝鲜语专业和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出国率分别高达100%和87%。派出项目包括:政府奖学金项目、短期校际交换项目、双学位项目,以及暑期班、短训班、海外实习、境外参赛或出席会议等短期访问项目。2001年以来我校AIESEC海外实习项目组织了268名学生前往德国、俄罗斯、印度、土耳其、波兰等30余个国家进行实习,“迪斯尼项目”也连续六期派出170多名同学赴美实习。(七)国际化的文化交流我校学生凭借优异的外语能力和多才多艺的综合素质,积极参与境外文化交流。2009年11月我校学生艺术类社团随国家汉办赴雅典、意大利、德国等欧洲六国进行文艺巡演,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题为“汉语风吹过爱琴海”的新闻,很好地展示了中华文明和中国青年的风采。2010年春节我校再次携艺术类社团前往美国访问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中日学生会议、中韩大学生交流营、中国青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