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5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docx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第一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单元共安排《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和〈〈大作家的小老师〉〉四篇课文,还安排了一个练习。《菩萨兵》讲述了在长征途中,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春耕春种,以实际行动使藏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赢得了藏胞的信任与感激。《李广射虎》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进石头的故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与神勇无比,〈〈少年王勃〉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气横溢。〈大作家的小老师〉〉通过记叙一个小小的生活细节,成功地塑造了大作家萧伯纳谦逊的形象,〈〈练习3〉〉安排了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和写毛笔字五项内容。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应凭借教材学生学习语文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能联系课文理解生词的含义。3、学习萧伯纳谦逊自律,体会其宽广胸怀。4、体会“水天一色”、“霞鹭齐飞”的壮观、秀丽的景色,感受少年王勃的才思敏捷、才华横溢。5、体会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射箭本领之高强,能用自己的话烁烁〈〈塞下曲〉〉的诗意。6、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教学重点: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的内容,感悟课文的语言。受到思想教育。教学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的语言,感受体会课文意蕴。3、口语交际:学会商量。方法措施: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学。引导学生感悟朗读,在读中悟情。2、2、课内外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投影片、录音磁带。课时安排:7、菩萨兵2课时8、李广射虎2课时9、少年王勃2课时10大作家的小老师2课时练习33课时第二篇: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备课模板第三单元年级三学科语文章(组)三学习内容《民风民俗》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有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组成。三篇课文分别是精读故事《姥姥的剪纸》《万年牢》《吆喝》和略读课文《抽陀螺》。本单元通过描写民间民俗让学生了解文化。单元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在课堂上应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加强词语积累与运用的练习。教学中侧重于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词语的训练。在上个学期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几种段的结构,本学期可以向篇章的结构过渡,引导学生能够按事件的发展顺理清文章结构。本单元很多文质兼美的篇章,在阅读教学中,应侧重于朗读的训练,可采用想象读、体验读、配乐读等多种读的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同样要注意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师可利用比较、填空等多种方法来训练学生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学习目标1.会认54个字,会写40个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归纳课文大意。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理解课文内容,4.通过口语交际和习作练习,学习如何将玩游戏的过程说清楚、写清楚,说写结合,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学习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2,生字、词的读写。3.对本单元课文的理解和习作学习时数11课时课时分配课题课时9《姥姥的剪纸》、10、《万年牢》11、《吆喝》12、*《抽陀螺》百花园三第三篇:第三单元(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备人:陈梅第三单元教材与学情分析本单元共安排了《菩萨兵》、《李广射虎》、《少年王勃》、《大作家的小老师》四篇课文,这些课文有的反映了革命前辈的优秀品质;有的赞美了我国古代名将的高超武艺;有的赞扬了古代少年王勃非凡的才华;还有的则塑造了大作家萧伯纳的感人形象。尽管这四篇文章的内容虽不同,但文章写法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其中课文《菩萨兵》、《李广射虎》是按时间发展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前后经过,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时间来分段理解文章。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这个写法上的特点,弄清文章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哪里是重点写的,段与段之间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菩萨兵》写藏族同胞的变化遵循的线索是:从躲红军到悄悄地回来见红军、感激红军;红军对藏族同胞的争取是从寻找(口头上的说服)到春耕(行动上的证明)。这样的结构充分显示子弟兵之间与人民之间亲如一家的关系。在教学设计中,可以抓住一个‚情‛字入手,并通过反复朗读,从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中体会感情;积极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李广射虎》一课的结构是:用诗引出李广→李广射虎的经过→李广射虎的结果。教学时可紧扣课题,沿着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