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一般词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成语】理解探究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7.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1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16.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迁移拓展爱莲说常规词语词类活用阅读探究9.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图富贵,他追求什么?在污浊的世间,坚贞不渝的保持自己的操守。10.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11.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不追求名利,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德的君子。12.作者写莲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不愿隐逸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对追逐名利世风鄙弃的生活态度。1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14.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15.用原文语句回答。迁移拓展喜欢哪一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包含骈句)。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陋室铭【名】【灵】【斯】【德馨(xīn)】【鸿儒(rú)】【白丁】【调】【素琴】【金经】【丝竹】【案牍(dú)】【劳形】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惟吾德馨(德馨)。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名”、“灵”的性质。3.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文章是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表明陋室的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的。5.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由此可知其环境特点是:恬静雅致。6.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7.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前两句正面实写的句子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从后两句反面虚写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8.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类比的目的是:表明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9.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10.本文通过描写陋室,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11.《陋室铭》和《爱莲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引出主旨。“德馨”立意贯穿全篇。迁移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