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考古诗赏析题例说《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C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D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3、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参考答案1、A2、C3、示例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偷慕缰幸灰栋追硕酥敝钡馗咝诠憷薇叩慕焐稀?《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景色诗中哪些字是紧扣“早”字来写的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概括这首诗的内容。4、试着从某一个角度对本诗写作上的特点作一点分析。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除了描绘出的景象之外还间接地记述了诗人的情景。参考答案1、初、早、新、渐、浅2、对钱塘湖早春景物的喜爱之情3、描绘了钱塘湖畔旖旎的早春风光表达了对大好春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4、提示一要点出特点二要写出具体的句子或词语并作适当分析。示例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5、钱塘湖初春在湖边骑马春行《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等修辞手法。2、试分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的表达作用。参考答案1、比喻、对偶2、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奇异景象表现了作者的真切感受。《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的特点。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3、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4、“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诗人之情。5、“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简要赏析。参考答案1、巍峨高大2、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答出一点即可从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3、“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4、高大神奇秀丽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5、形象地表现出泰山高耸陡峭的特点像一把利剑把世界分割成明暗两部分用字极富神韵。《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是写一个“深”字表现了。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4、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5、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怎样的内容7、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2、感时忧国、思家念亲3、安史之乱4、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5、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6、抒发了诗人对家破国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