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区生态资源现状分析(二).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林区生态资源现状分析(二).doc

林区生态资源现状分析(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林区生态资源现状分析(2)二、林下资源林下适生经济植物540多种,药材1475种,特别是蓝莓1.4万吨、红豆1.4万吨、偃松900万吨储量丰富,年允收量分别达到1.4万吨、1.4万吨和900吨,是享誉国内外的“中国野生蓝莓之乡”。全区适宜承包的林下资源至少有600万公顷、9000万亩以上,占施业区总面积的71.9%,如按亩均产出200元测算,林下经济潜在价值达180亿元。(内蒙古10.67万平方公里=1067万公顷=16005万亩=320亿元)过去,除人们自行采食和动物取食外,丰富的林下资源绝大多数处于自消自灭状态,“养在深闺无人识”,没有创造应有的经济价值。近年来,我们围绕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以及绿色食品加工业,先后建立了34个示范基地,形成了9大类45个致富项目,培育了202个示范户,建成绿色食品加工企业86家,初步形成了以原生资源采集为主、人工种植繁育为辅、同步发展精深加工的林下产业发展格局。特别是国家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展,国家林业局先后两次召开林下经济发展现场会,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落实了财政、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扶持政策。可以说,大兴安岭发展林下经济,既有优厚的国家政策支持,又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更有良好的工作基础,完全有条件在全国重点国有林区率先探索、率先突破。2012年,我们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大兴安岭林区实际,按照“全员、全部、公开”原则,对林下资源进行了承包经营,当年林下经济实现产值15.2亿元,成为林区经济转型又一新的增长点。在具体实践中,我们重点抓了4个环节:一是抓承包。除国家已设置矿业权、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明令禁止的区域外,将林下资源全部承包给林区在岗职工,明确责任权利,理清管理关系,真正使资源定主、管理定责、职工定心。截至目前,已落实承包面积466.5万公顷(=6990万亩),占可利用面积的76.3%;参与人员40,773人,占林业在岗职工的65.8%,人均承包面积114公顷(=1710亩=342000元)。二是抓扶持。相继制定了林下资源承包经营工作指导意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加快林下经济发展推进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印发了林下种养技术指导手册,设立了地县两级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截止目前,已发放专项资金3872.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4634万元。力争到2015年,林下经济实现产值82.5亿元,参与承包职工人均年增收9.4万元,使其真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致富职工群众的重要来源。把山野果采集种植加工项目建设作为今年林下经济的重点加以推进。林区野生浆果储量丰厚、加工增值效益可观、产品市场前景好,以蓝莓为例理论产量为50万吨,按照10%的可利用水平,年加工原料可达5万吨左右,生产酒类和饮料产值可达50亿元,应加快野生浆果加工种植项目的建设进展。与牙克石酒厂的合作加工项目要在今年落实。以满归地区为例,今年红豆和松果价格每斤在10元以上,蓝莓则每斤达20元以上;据不完全统计,仅红豆销量就达800吨,松果销量按采摘量(4000吨左右)的三分之一500吨计算,两项收入分别为1600万元和1000万元,周边其他地区这两项的收入也分别在2000——3000万元。一般情况下,沙棘于第5年开始大量结实,亩产可达400公斤以上,以每公斤收入8元计算,8000亩可收入2000多万元。据了解,现在金河家庭养殖的北极狐在4万只左右,以每张皮子的市价800元估算,经济价值为3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