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登鹳雀楼教案登鹳雀楼教案模板汇编9篇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登鹳雀楼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登鹳雀楼教案篇1登鹳雀楼教学要求1.学会6个生字。认识4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课前准备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提示课题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登”字。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二、范读课文三、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要求: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四、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楼入穷目更层登鹳雀依2.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2.读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4指名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5.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六、识字、写字指导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目:比“日”多一横。更:第一笔横较短,是间为扁“日”,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笔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层: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八、复习生字,巩固练习1.认读生字(包括要认识的字)。2.练习背诵。以个人、小组、全班等形式练习背诵。3.完成课后练习3。教学后记:资料提供者:雨诺登鹳雀楼教案篇2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和背诵3、初步理解诗的意思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英英学古诗》中,英英学的是哪首古诗吗?(《静夜思》)2、集体背诵,问:诗的作者是谁?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板书课题,齐读4、简介二、解题,简介作者登楼之后,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三、初读指导1、借助拼音诵读全诗,想一想:诗人站在颧雀楼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诗人看到了什么?(1)教学生字:依,入,指名试读。怎样记住依人和入这两个字的区别在哪里?(2)组词练习:衣()()入()()依()()人()()(3)指名读第一二行诗句3、诗人想到了什么?(1)教学生字:欲,穷,目,指名拼读。谁能想出好办法来记住这些生字?组词练习:日()()()目()()()(2)指读三四行诗句四、课堂作业1、读读、抄抄下列词语,准备听写。山白日千里目海黄河一层楼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1、听写山白日千里目海黄河一层楼2、指名朗读课文二、精读训练1、学习第一二行诗句(1)仔细观察插图,指图上楼、太阳、黄河的位置。(2)指名读第一二行诗句(3)出示:依有三个意思:A靠,依靠B按照C顺从白日依山尽的依是什么意思?靠白的意思也比较多,如A跟黑相对B清楚、明白C亮D空白等尽的意思有A完B达到极点C全部用出D所有的等诗中的尽是多少(4)想一想:第一二行诗写的是诗人登楼所看到的,他看到了什么?把你所想像到的景象说出来。(5)朗读第一二行诗句2、学习第三四行诗句。(1)诗人想到什么?(2)欲穷千里目是什么意思?出示:欲,A欲望B要、希望C需要D将要穷,A贫穷B完、尽C达到极点D推究到底目,A眼睛B看C大项再分的小项D目录E标题千里的意思是很远很远的地方选择恰当的解释,想一想,欲穷千里目这句诗的意思还得怎么样更,A越发,愈加,更加B再,又更上一层楼是什么意思?可见这时诗人还站在哪一层?(3)把第三四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讲一讲(4)朗读第三四两行诗句(5)指读全诗三、朗读指导1、划出停顿处2、练习朗读3、指读评议四、写字指导1、须按笔顺描红的字欲,谷的捺改成点楼,左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