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诗经二首 教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诗经二首 教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pdf

12诗经二首教案-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诗经二首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节的节奏特点。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3.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教学重点: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学难点: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学课时:2课时关雎(第一课时)一、导入二、默一默三、读一读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停顿、节奏,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2.学生再读全诗,试着用生动的语言翻译全诗。要求:①抓关键词②解释扩展③以诗译诗四、想一想1.理清男主人公情感发展的脉络。男子追求女子,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过程?2.《关雎》写一个男人对女人的思念之情,是一首爱情诗,为什么开头要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蒹葭(第二课时)一、导入二、默一默三、读一读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停顿、节奏,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2.学生再读全诗,试着用生动的语言翻译全诗。要求:①抓关键词②解释扩展③以诗译诗四、想一想1.诵读诗歌,想一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2.《蒹葭》没有直接诉说主人公的思念之情,但其思念却绵远悠长;没有直接描写“伊人”,但其身影却无处不在。说说这首诗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五、练一练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1.下面对诗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男主人公的口吻描述了一对恋人的约会经过。B女主人公赠送给男主人公两样东西,男主人公更喜欢彤管。C该诗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把这对情人的恋爱活动描写出来了。D“搔首踟蹰”表现了男主人公老实、憨厚、痴情。2.下列和《静女》有关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节选自《诗经﹒邶风》。《诗经》多为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静女/其姝。B《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500篇。C《诗经》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为民歌,“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歌曲,“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其中“风”价值最大的。D《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类。赋,即叙述;比,即比喻,兴,是由它物引出所咏之物,即起兴。3.你认为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