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武老师:您约的稿件现在发给您,除选文基本上无删节余地外,其它部分根据篇幅都可做删改,您看着办。另有一事相烦:我发表于2008年5月12日高一人教大纲版“复习专号”第45-52期第29-30版“期末总动员”的《期末测试题(一)》(07-08学年,版面编辑:木木)和发表于2009年3月16日高考版第37期(总第141期)A2、A3版“考点透视”栏目的《把握规律巧突破》(责任编辑:李世锋),直到现在尚未见到稿费。托高考版张丽萍老师代为查询,说是报社汇单已寄出,并未见退回。请您找相关人员查询一下,若汇款单已寄出,请将汇款单号告知我,我到邮局去查。谢谢!您的朋友:于剑涛拜托2009-8-31本期阅读主题:春节民俗——同样的主题,不一样的表达河南新安二高于剑涛“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010年2月14日,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春节。在这辞旧迎新、万家团圆的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特意推出这期关于“春节民俗”的主题阅读,以飨读者,祝您在过一个吉祥、如意的春节的同时,能拥有更多的和别人不一样的收获!【阅读导引】这三篇散文均选自《人民日报》副刊“大地”。主题都是关于“春节民俗”的,但选文的角度和手法各异——《年景》运用对比映衬手法,侧重表现乡村的“年味”。鲁先圣不愧是大手笔,在娓娓道来的叙述里,城乡截然不同的“年味”昭然若揭:“年味”的厚薄折射出的其实是人情的冷暖,难怪连出生在都市的孩子对于乡村的年也会一往情深、心向往之了!一看到肖复兴《串门有讲究》的题目,你一定会误以为这是平常意义上的“串门”,其实他写的是春节“串门”——拜年!肖复兴将新旧北京关于春节“串门”的讲究一一对比着和盘托出,在看似平淡的叙述里,其实有深意存焉!恰如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所言:“刘齐作品在貌似调侃、幽默的背后,有一种深沉的、感伤的、类似人类之爱的朦胧情绪在弥漫。”在弥漫着浓浓亲情的“年夜饭”里,作者不时拿平时各种主题的饭局调侃、幽默一下,你能品尝到这种滋味吗?【文段选粹】年景鲁先圣每当岁月的脚步迈进了寒冬腊月,过年的氛围就渐渐浓厚起来了。过年是深刻而久远的记忆,是内心深处难以释怀的厚重情节,就像古街老巷里飘香的陈年老酒。尤其对于身在异乡的游子,伴随着时令的脚步,那种淡淡的思乡的忧愁,就悄悄地荡漾在眼前了。同样是过年,城市和乡村是截然不同的。我在乡村出生,在那里长到19岁。然后在城市里读书工作已经26年了,时间的长度早已经超过乡村了。但是,每当年临近了,自己却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朋友,自己要回故乡过年。然后就开始留心要带回家的东西,给老人的点心,给大哥的烟酒,给孩子们的新衣服和书籍,给儿时同伴的纪念品等等,统统买回家,放在一起,总会担心到时候走的匆忙忘记了哪一件。在城市生活20多年,我只在城市过了两次年。第一个年是爱人怀了孩子不方便坐长途车,第二次是因为孩子太小,后来就再也没有在城市里过年。但就是因为过了这两次,总觉得城里人过年,就像平日一样起床看电视,朋友们互相打个电话问候,吃一顿平时常吃的水饺,同平时的生活哪里有什么两样呢?可是,在乡村里,那是怎样的情景啊!进了腊月,附近几个集镇上的大集就热闹起来了。几个集镇的时间会错开,大集几乎天天有。每个集镇上都会有说书的唱戏的,鞭炮市里鞭炮声响个不停,牛羊市里公羊捉对抵架。女人们都会聚集在服装市里选过年的新衣服,青年人和孩子们都在牛羊市和鞭炮市里凑热闹。孩子会买下一挂一挂的鞭炮回家。下午集散的时候,从集镇到一个个村子的小路上,无数的鞭炮声就炸响在半空里,传扬到一个个村庄,村庄里的人们就会说:有年味儿了。到了除夕夜,村庄的街道上熙熙攘攘。每家的孩子都打着灯笼到街上来了,大街上,胡同里,院子里,到处是晃动的灯笼,孩子们追逐着,看看谁的灯笼最亮,谁的灯笼最漂亮。大年初一是男人的世界。凌晨两三点钟,成串的鞭炮声在各个家庭的院子里响起来了,这是吃水饺前必有的项目。然后,家里的男性长辈就会率领着子孙走出家门,去给村里的长辈拜年。我们那个村子很大,这个过程总是会持续两三个小时的光景。我们村这些年仅仅高考走出来的学生就有一百多人,大家分布在全国各地,过年的时候基本都会回来,我们这些人自然成为村里的风景。到了每个家庭,给长辈拜年以后,说说自己所在城市的事情,谈谈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那种殷殷的关切,溢满情怀。从初二开始,就是走亲访友的时间了。乡村所有的道路上,南来北往的人络绎不绝。这个项目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一直到吃完了元宵,飘荡在乡村里的浓浓的年味儿才渐渐飘散。我知道我是永远也放不下乡村的年了。我的孩子尽管出生在都市,但是,在我带他回老家过了几个年以后,他也对于乡村的年一往情深,还没有进腊月,就开始盼望着返乡过年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