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无名岛教案3篇2024.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无名岛教案3篇2024.pdf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无名岛教案3篇2024.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无名岛教案3篇2024〖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无名岛教案第【1】篇〗无名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矛盾、喉咙”等词语。(2)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反复揣摩描写将军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语句,感悟将军的情感。(4)体会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环境描写在文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和感悟,联系上下文等理解将军向无名岛敬礼的深意,体会将军的情感。3.情感与价值体会边防战士们在艰苦的条件下驻守边关,保卫祖国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学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纳的方法把课文分成若干部分。【教学难点】体会战士们对祖国海岛的热爱,理解“无名岛”的真正含义。【教学准备】学生:完成预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谈话导入在异地的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驻扎在海岛上的边防战士,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对海岛的爱。今天,我们随一位将军登上小岛,一起感受边防战士的爱国情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习生字生词。2.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几部分3.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4.这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归纳总结:①全文有3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②课文讲述了一位将军登上无名岛后发生的事情。③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三、生字生词认读学习会认字:瞒域艇矛盾哼喉咙勺搅舀辨字:瞒——满矛——予勺——匀多音字:哼四、品读课文(一)学习第1部分。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主要介绍无名岛的地理环境和特点。)2.思考:这个自然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什么①无名岛最大的特色就是小,小得好像不值得有个名字……却驻扎着一群海军陆战队的士兵。②“树少,草少,土也很少”,三个连续的“少”,表现了无名岛的荒凉。(表现了海军陆战队士兵们生活环境的艰苦。)(二)学习第2部分。第二部分是第2~20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主要讲述了将军发现和了解战士们在岛上种菜的情况。)①“将军不由一愣。”将军为什么会有此神情(这里土少,而且温度高,不适合植物的生长,就连运送来的食物都不能完好地保存。然而战士们却让这岛上出现了一片绿油油的菜地。)②“菜地”为什么要建在岛的南面(“无名岛在南海的最南端,夏天太阳从北方朝这边射着。选这个地方种菜,才能正面挡住烈日的强照。”)③队长建“菜地”是从哪里得到的启示(“队长说,他是北方人,从大棚种菜得到启示,就搞了这个油布棚,北方大棚是为防冻,这个棚却是防晒和防盐。”)④战士们为什么不用海岛上的土(“菜地里的土,大部分是战士们从老家一口袋一口袋背来的。”“战士们愿意从家乡背,连菜种也是从老家带来的。”体现出战士们的思乡之情,吃起菜来有家乡的味道。)⑤“晚饭后,我们就可以把油布都掀开,让您看看菜地的全部。”队长自豪而又神秘地一笑。问题一:为什么要在晚饭后才能掀开油布问题二:这句有什么作用⑥将军定下了一个什么样的规矩为什么同行的秘书为何着急“在这一海域,为了减轻岛上的负担,吃住必须返回军舰。”将军的身体不大好,又上了年纪,秘书担心岛上的晚餐会影响将军的病情。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生字生词教师听写词语,学生写在习字本上。二、学习第三部分第三部分是第21~36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主要讲述了战士们为将军送上一盘珍贵的小白菜,而将军也对战士们有了更深的了解,把蔬菜倒入汤中与战士们一同分享。)这部分主要描写了将军的神情变化:脸色马上变了——重重地放下筷子——一愣——凝视——鼻子有些发酸——喉咙哽了一下——眼睛一亮。①将军看到端上来的小白菜脸色马上变了的原因是什么(将军深知蔬菜的珍贵,不想因为自己让战士们受苦。)②队长急了:“首长,您别去了。这盘菜您一定要吃下去,要不,您会后悔的。”为什么说将军会后悔岛上的菜地构成了一幅中国地图,战士们每人从自己家乡的土上摘下一根自己家乡的菜,就凑成了这一小盘……大家把首长看成一个长辈。③“将军看了看他们桌子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为什么把“同志们”变成“孩子们”三、学习第四部分第四部分是第37、38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