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养成教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议养成教育.doc

浅议养成教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议养成教育一、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性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一语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而我们中国也有句“三岁定八十”的老话,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的的确确,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什么样的品德、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当前和今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期。这一时期儿童的身心都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可塑性大,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因此,重视、加强对这一阶段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二、良好行为习惯的特点及其主要表现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到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那么究竟什么是良好行为习惯呢?它是指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对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起积极作用的,适应了人的正常需要且对人具有价值导向的行动方式。它一旦形成,就会自动的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中,成为人的不可缺少的东西,若不按行为习惯去做,就会产生不愉快、不舒服,甚至苦恼的情绪。因此它具有后天性、稳固性、自动性、情绪性的特点。良好习惯不是由遗传得来的,它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习得的。如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是通过交往形成的,遵守班级纪律的习惯是在集体中形成的,等等。这些都是后天环境的影响,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下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越是经过多次重复,越是因得到强化而不断的趋于定型稳固,因而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以后,就不需要专门的思考和意志的努力,即可进行。如有的学生养成了按时做作业的习惯,放学以后,不需要家长的督促和提醒,自己也不必再用意志努力去克服玩的念头,就会自动地把作业做好,使时间得到有效的利用。另外习惯是与需要紧密相连的,习惯行为能否顺利进行,也就意味着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由此就会产生愉快或不愉快、满意或不满意的情绪体验。如一个能自觉遵守纪律的学生,偶然一次的迟到也会使他感到不安。因此,在培养良好习惯时,要利用这一特征,调动情绪的参与,来强化、巩固良好的习惯。面对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时代的挑战,应该培养青少年哪些良好的基本习惯昵?我认为青少年良好习惯既要继承民族美德,坚持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也要具有当今时代的气息,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主要应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即:做人、做事和学习。(1)做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2)做事: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规则意识、宽容精神、勤俭自强、敬业奉献;(3)学习: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和开拓创新。做人方面的核心理念是自信和责任;在做事方面,核心理念是规则和效率;在学习方面的核心理念是探索和创新。三、开展养成教育的一般方法小学生由于年龄所限,对其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不能盲目拔高要求,也不能内容过大,更不能粗放浮漂,而要紧紧围绕低、小、近、细、实,一步一步的抓实做好。1.“低”,就是起点要低。起点低并不是降低要求,而是要从最基本的行为习惯要求抓起。如,孩子一入学就要教他们怎样坐、怎样站、怎样听课、回答问题等。教师一边提要求,一边指导学生做,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次强化训练,正确的坐姿、站姿等行为习惯就养成了。2.“小”,就是教育要求的坡度要小。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要以最容易做到但又往往最容易被忽视的小事抓起。如,说话是大家都会的,但是在不同的场合怎么说,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更不是每个小学生都懂得的。有位老师是这样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她在训练“轻声”说话时,设计了“在学校”、“在家庭”、“在公共场所”如何轻声说等内容。教学生懂得“在学校”进办公室与老师说话要“轻声”,不要防碍其他老师办公;“在家庭”,如有人生病或睡觉时,说话要“轻声”,大人在交谈时,问话要“轻声”;“在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要吵吵闹闹,防碍他人的利益。这种坡度小的要求和训练,是孩子们容易做到的,表面看来是说话声音大小或高低的问题,但这种训练和要求本身能培养学生懂礼貌、讲文明、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品质。3.“近”,就是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坚持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要求。从小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