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专题四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ppt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1.5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1部分专题四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ppt

第1部分专题四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部分背核心语句1.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我国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中国从此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革命委员会”实行一元化领导体制,它的成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和国家政治发展中具有转折性意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新时期的治国方略。记知识纲要一、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1.中共八大(1)背景: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②探索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之路成为党和人民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2)召开:1956年9月,在北京举行。(3)内容:①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的变化。②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国内各民族的团结。③重申中共和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④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必依”。⑤强调全党要坚持党的制,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4)意义: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2.十年“文化大革命”(1)背景:20世纪60年代中期,错误地估计了国内外形势。(2)导火线: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3)全面发动:196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4)过程:造反派夺取党和政府各级领导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建立起新的权力机关——。(5)影响:①全国各地先后建立革命委员会,这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②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制度遭到严重破坏。③中共领导的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④国家的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危机之中。(6)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践踏的主要表现“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践踏的主要表现二、历史的伟大转折1.背景(1)1976年10月,粉碎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2)由于思想上没有彻底清理“文化大革命”错误,党和国家的工作一直在徘徊中前进。(3)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2.召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内容(1)思想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的指导思想。(2)政治上:停止使用“”的口号,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4)经济上: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意义(1)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3)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教材P73“学习思考”问题提示][探究升华]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初步构想(1)提出:1980年,邓小平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的问题。(2)意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初步构想。2.修订宪法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全面修改的《》,这成为中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3.加快步伐(1)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2)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基本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教材P74“学习思考”问题提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法律制度的健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例1]据中国新闻网报道,长沙市一市民在家中整理物品时,发现一张其母亲跳“忠”字舞的照片。据其母介绍,当时,为了表达对毛主席的忠诚,她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排练了这个“忠”字舞。据所学知识判断,该照片拍摄的时间应是()A.新中国成立初期B.“三大改造”时期C.“大跃进”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解析]“忠”字舞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产物,从该市民母亲的介绍中很明显体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对毛主席的崇拜。[答案]D解答材料型选择题的注意事项(1)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型选择题的基础,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有效信息。(2)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注意知识迁移要准确、到位、客观。(3)对材料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来源及作者,分析作者对材料所反映的史实的态度,这样才能准确地作出判断。1.冯骥才在曾在一篇文章中说:“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文化大革命”带给我们的“教训”主要是()A.要注重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B.要严格遵循客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