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解读李清照的精神视野解读李清照的精神视野2022-03-2704:00:02小编:admin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知名的女词人,一位文学上的多面手,“古文、诗歌、小词并擅胜场。虽秦(观)、黄(庭坚)辈犹难之,称古今才妇第一,不虚也。”(陈士业寒夜录卷下)其实李清照又岂止是“才妇”而已,她人很漂亮时尚,性格开朗神骏,青、中年时代最擅长歌咏爱情的甜蜜和痛苦,丈夫去世后在南宋偏安的小格局里挣扎奋斗,写出大量怀旧感伤之词和深沉昂扬的诗赋,全都脍炙人口。李清照颇有须眉气,能做大事,敢发豪言,水平和气度大大超出一般常见的闺秀型才女。所以有学者来写当代视野下的李清照非常值得赞赏——只有“当代视野”才同李清照其人其作合拍。如果用古代视野看李清照,一定会觉得她毛病很多,例如其人黄昏再嫁很快又打官司离婚,“失节可议”(董易碧里杂存卷上),其作品“閭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搢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王灼碧鸡漫志卷二)甚至有人说,“文叔(李格非)不幸有此女,德父(赵明诚)不幸有此妇。其语言文字,诚所谓不祥之具,遗讥千古者欤。”(叶盛水东日记卷二十一)在古代视野下,也有人对清照的才华作出某种程度的肯定,虚晃一枪,马上就摇头叹息,连称可惜而去。在当代视野下,对李清照的观照自然也还是会有种种不同。一位美国妇女学家说过:“在性格方面,这些超常的妇女拥有某些与能力有关的特质,像独立、自信、理性等一贯被定型为男性所特有的特质。但有趣的是,当测量那些女性定型的品质,如温柔、多愁善感时,一般地,她们与别的女性并没有什么差别。总之,这些女性看来具有双性化的性格。”这一席话很说在点子上,李清照不仅具有女性的长处,又“倜傥有丈夫气”(沈曾植菌阁琐谈),其突出的表现有下列四个方面:其一,富于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一向敢想敢干,在爱情生活中相当积极,文学创作方面尤多创获。李清照早年有一首浣溪沙写道:绣幕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她说是自己主动地创造性地给对方写纸条子(“半笺”),约他在“月移花影”之时再来相会——那时就可以悄悄地畅叙幽怀了。词中最为传神的“眼波”一句,前人评为“矜持得妙……善于言情”(莲子居词话卷二)。清照本人自有其深刻的情感体验,所以能写得如此入骨传神。表面的羞涩和被动,隐秘的大胆和主动——这正是所谓东方女性魅力之所在。这首词大约是李清照少女时代的作品。他后来的丈夫赵明诚曾经在太学读书,而其父李格非则是这里的教官——学生爱上老师的女儿,女儿爱上父亲的学生,原是世界上最容易发生的好事之一,这里的当事人总是有机会直接接触。当代视野下的李清照引用了这首词并有所分析,但认为是清照新婚燕尔之时的作品,“因为先结婚后恋爱,清照还有些羞涩、矜持,风情满怀却说不出口,就写情书给郎君,约他花前月下。多旖旎,多浪漫!”已经是夫妇了还要先给对方一个书面通知才去花前月下,这个办法未免有点“后现代”,恐怕不像那么回事。不错,先结婚后恋爱曾经是一种常态,流芳甚广,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李双双的时代还是如此;但李清照、赵明诚伉俪应当是有过一段婚前恋爱史的,他们结婚相对较晚,也就是“半笺娇恨寄幽怀”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后来他们的关系也特别好。关于李清照的创造主动精神,当代视野下的李清照一书有很多很好的叙述,例如关于她的漱玉词的妙处,书中指出:李清照是一个创造力极强的词人,不主故常,词中有我。“绿肥红瘦”、“宠柳娇花”“人比黄花瘦”等,皆未经人道,一经道出即成经典话语。即便是古人成句,亦能运化无痕,着手成春。如“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出自世说新语,但用在念奴娇中熨帖之极,浑如己出。其二,追求美丽时尚,而且大声疾呼,充满自信,绝不羞羞答答。李清照青年时代曾在元宵之夜用“铺翠冠儿,捻金雪柳”(永遇乐)把自己打扮得漂亮非凡,同伙伴们一起出去看灯。这种打扮当时是最时尚的,多年后回忆起来仍然落落大方颇为得意。婚后她又有减字木兰花写道: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雾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叫郎比并看。中唐时期有一首流行的菩萨蛮道:“牡丹含露珍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含笑问情郎,花强妾貌强?檀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一面发娇嗔,碎挼花打人。”(见金奁集)李清照的减兰明显地受到这首词的启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非常开朗、活泼,语言和情调都有比较浓厚的民间色彩。她又有一首抒写别后重聚的小重山道:春到长门春草青,红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云。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着意过今春。分离之日,辜负春光;现在既已归来,要好好过日子了。语极朴实,在欣喜之中淡淡地留有往日的惆怅;如果一味欣喜,便成为旧日词论家所说的“痴肥”,显得没有头脑了。这首词多用口语,写景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