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批评学生要讲方法陶寒啸“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世界上无论是伟人还是平凡之人,没有不犯错误的,作为受教育的学生犯错更是在所难免。因此,老师批评学生也是常有的事。学生有了缺点或错误,老师予以批评指出,以便使学生及时地改正,健康成长,这也是每位老师应尽的责任。可有的学生对老师的批评心悦诚服,很快地能知错就改,而有的学生却把老师的批评当作“耳边风”,满肚子不服气,甚至在老师批评时,和老师“干”起来。于是,有老师抱怨;如今的学生独生子女多,父母把他们养得娇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这种观点无疑是错误的。问题在于我们要分析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结果。我认为,前者是老师善于批评的结果,而后者则是老师不会批评所致。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从内心深处不愿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真要和老师“较劲”和“对着干”的是极少数或极个别的。作为老师,只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善于批评学生,是能够收到满意效果的。那么,怎样做到善于批评学生呢?一、要分析调查原因,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学生不论是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缺点和错误,都有其原因。家庭因素、个人心理、性格特点、社会因素和他人影响等原因不一而足。老师在批评学生时,要作相关调查,做到心中有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目的的针对性批评,就能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学生在听了老师的批评后,会微笑地感激老师,带着悔恨的心情很快地改正。如果老师不分清情况,不调查原因,不问青红皂白地进行批评,往往会使被批评的对象口服心不服,有时甚至造成不良后果。学生李某一向遵守纪律,可一段时间却经常迟到,班主任老师对她警告过几次,但她仍我行我素,老师一气之下,要求李某在班上作检讨,并将检讨书贴在教室里。不料,李某在含着泪水作完检讨的第二天便没有再到学校。几天后,班主任到李某家走访,进门老师的泪水就流了下来。原来,李某正在服侍卧床不起的母亲。二、要分析对象,不能“一视同仁”。每个学生都有个性特点,每个学生心理素质、性格特点等各不相同。有的性格倔强,有的性情温和;有的抗挫折能力强,有的则较弱;有的性格开朗,有的性格孤僻;等等。另外,学生在班里充当的角色不同,性别也有差异。凡此种种,老师要对各种教育对象认真分析,采取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方式甚至不同的语气批评学生,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不分对象,“一视同仁”地进行批评,尽管老师的心愿很好,在学生中有“公平”形象,但却使受批评的学生觉得是老师有意跟他过不去。因而,虽经老师批评,却在心里跟老师赌气,有的甚至破罐破摔。学生黄某学习成绩好,上进心很强,很少受老师批评,一天他不小心打坏了教室里的一块玻璃。事后很快又在街上买来了玻璃,正准备安装时,班主任老师来了,当着全班同学把他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不想,黄某不但不接受批评,反而当众说他是有意打破玻璃的,并气急败坏地把他买来的玻璃在教室里摔得粉碎。三、要全面看待学生,切忌挖苦讽刺。学生犯了错误,理应诚恳接受老师的批评,但老师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尊重学生人格,尤其是差生,切忌挖苦讽刺。任何一个学生既有长处,也有短处,即使是差生,同样有他的闪光之处。一位教育家曾说:“爱优生的老师是人,而爱差生的老师则是神。”差生的缺点、错误更多,他们需要老师更耐心的批评教育。如果老师在批评学生时,既注意尊重他们的人格,又方式得当,言辞诚恳,那么,他们在接受老师批评时,会觉得老师可亲可敬,对自己所犯错误追悔莫及。如果老师批评学生时,不尊重其人格,挖苦讽刺,那么,学生不但不接受老师的批评,有时甚至使老师难以收场。学生李某上课迟到了,站在门口大声喊“报告”,数学老师便说:“你来得真早,第二节课还没有上你就来了!”教室里一阵哄笑后,李某索性回头走了。老师又只好派学生去追。学生张某,长相不够好,偏偏爱好文艺活动,班里学生排练汇演节目,他在那里热情地跑龙套。班主任问他在干什么,他说在学演戏,可班主任揪着他的耳朵说:“你长不如冬瓜,短不如葫芦,还学演戏?”张某觉得人格受了莫大的侮辱。他冲着班主任说:“我是不好看。可比你脸上要好看得多。”原来老师脸上有块烫伤留下的疤痕。弄得班主任满脸通红,不是滋味。四、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切忌一棍子打死。老师在批评学生时,要坚持发展的观点,不可静止地看待每个学生,不可因学生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的缺点或不足而否定他(她)的全部,否定其将来。学生黄某,人很聪明,头脑灵活且活动能力强,但在校期间,不爱学习,而且较为调皮,班主任老师多次找他谈话,但效果甚微。一次老师无奈地说:“你真是一块朽木,老师认为你是无药可治,你这样玩世不恭,将来如果有出息,有作为,你骂我!以后,老师再也不管你了!”高考结束,这位学生名落孙山。高中毕业若干年后,这位学生当上了某县县长,坐着小车来拜访班主任,“老师,感谢您高中三年对我的谆谆教诲,请问,您现在有什么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