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根扎的更深.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让根扎的更深.doc

让根扎的更深.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让根扎的更深------培养数感“10的认识”新区小学:吕井亮刚担任一年级的数学科时,翻开教材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怎样使学生形成数感?就培养学生的数感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俞正强老师在《数感,是如何丰满起来的》一文中讲到:经常讲到数感,但是在具体教学中,数感是什么,数感如何培养,还是十分模糊地。数感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如何让数感丰满起来,只是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的内容。“10的认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存在什么新的知识,他们对于10以内的数,写10以内的数,10以内数的顺序等内容在幼儿园就有了生活的体验,但欠缺一个体系、数学化的认识。我认为在讲这节课时,不但要让学生认识10,而且还要着力丰满10的表象。谈谈以下几点认识: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主导,不是主体,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让学生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我在教学中认真研究教师的“教”如何为学生的学“服”务。如在上第一章数学课《10的认识》时,通过画一画,猜一猜,数一数,看一看等多种活动建立10的数感。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10个圆,让学生在画中学知识,选择有代表性的的学生作品反馈交流。通过让学生自己画,自己说说怎样画出来的设计构想,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2、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设计了很多不同形式的图片,让学生看2秒左右就盖住图片,让学生猜猜有多少个。在第一次出示是9个图形,打破学生学10就以为是10个的定势。让学生猜,意见多样,再让学生一个一个数一数,培养严谨的良好习惯。感受9与10相邻,9再加上一就是10了。接着分步出示5个5个,2个2个摆的图片,让学生看2秒就盖住,这时学生的意见基本一致。让2个5是10、5个2是10的两种典型表象瞬间内化为一种需要。再出示排列不规则的10个图片,让学生也看2秒,这次学生不敢妄下结论了。通过多种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建立10的表象。同时让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人人参与猜猜数数的游戏,感受数学是严谨的,感受数学学习是有理有据的。即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并让学生培养了数感。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对于10的组成与大小,讲授时,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感觉10根小棒到底有在学生的眼中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并让学生观察、思考进行反馈交流。交流结果: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6和4,7和3,8和2,9和1,让学生感受两个量的变化关系,再脱离具体的物体进行记忆,这样对学生的记忆是一种有效支撑。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通过观察,思考。反馈交流,鼓励。让学生学习了10的组成与大小。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感。4、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最后总结,学生和谁交了朋友,感谢小木棒让我们学到了新知识,并让学生人人动手一起把10根小木棒捆起来,都举起来,强调10个一就是1个“十”并板书,进一步看课件动画:10个一到1个十的过程。边说边写10是一个两位数,看计数器十位上写1,个位上写0,1和0并肩站在一起就是10。让学生初步感受10个一就是1个十。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最终培养学生数感的形成。总之,只有多渠道、坚持不懈地抓学生良好数学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动力,在数学学习的好习惯下,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学习的根扎的更深,最终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