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产学研“三体合一”教学模式创新研究.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无锡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产学研“三体合一”教学模式创新研究.doc

无锡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产学研“三体合一”教学模式创新研究.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无锡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产学研“三体合一”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无锡高校工业设计专业产学研“三体合一”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摘要:产学研合作对工业设计专业发展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业设计专业需要实行产学研实践教育模式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分析了在锡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并指出,工业设计产学研合作要对学生作正确引导;教学中要合理安排产学研合作的不同形式;要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寻求与企业的多层次合作,从而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关键词:工业设计;产学研;三体合一;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241-02工业设计专业是在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已成为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产学研合作是高校与企业及科研单位相互配合的一种开放式合作教育形式。工业设计是一门与市场经济、文化关系密切、实践性和竞争性较强的专业,其产学研合作有其自身独特的形式。无锡是长三角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制造业企业众多,文化创意产业及设计公司遍地开花。在锡高校中已有江南大学、太湖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校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在日常教学中,“产学研”模式逐渐被采用,并不断创新。一、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特点——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产学研合作在西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工业设计产学研教学模式可以追溯到1919年成立的德国包豪斯学院。包豪斯倡导的注重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体系和设计理念影响深远。实践性教学模式以设计项目为主,以围绕实践科研来承担的开发研究,并以此争取效益和市场竞争优势。实践教学在工业设计教育系统中的运用意义深远,强调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与企业生产相结合,学会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沟通,与整个设计团队相配合,巩固加深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实践性教学体系,即是对学和研的重新认识和整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校方期望在教学实践中,引进和总结新观念、新价值,并通过实际项目加以实施。如何将产学研相结合,进行资源整合,达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产学研“三体合一”联动发展。二、工业设计课堂教学中导入实践项目的意义近年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各大高校得到普及,学生可以通过二维、三维软件来制作产品效果图和进行结构功能设计,以此来完成设计课程的学习。这也造成一定的误区,即将设计实践课程等同于计算机软件训练操作,形成“无机房不开课”的现状。同样是设计实践的课程如素描、色彩、手绘产品效果图等,逐渐被质疑,甚至被拿来开刀,削减课时。此外,对于现在的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而言,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素养,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才是适应社会的根本,才能在就业时占得先机。对企业来说,多数不愿意招收没有实践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应届毕业生无实践经验、无具体项目操作实践经历、很难在短期内进入工作状态,同时企业需要花大力气来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培训。显而易见,高校应注重实践教学,与行业企业联手,将实践项目引入课堂,加强学生对产品物化过程的理解,为他们进入社会提供必要的经验条件和就业准备。三、将实践项目导入课堂教学的方法探讨(一)校企联手,进行“三体合一”产学研合作模式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将企业实际设计项目导入学校课堂教学,建立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在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学校专职教师与校企合作单位设计师保持紧密联系,形成校企共建教学团队,共同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进行指导。这对校企双方共赢,高校教师能藉此面向市场、面向企业,使高校人才培养更加市场化和前沿性,学生及时了解企业信息,企业也能将行业前沿及最新人才需求转向高校订单式人才培养。在专业设计选题上,尽可能采用企业实际项目,切实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中,校内专职教师进行理论知识引导教学,企业导师讲解项目案例背景知识,并进行实践指导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突破条框束缚,多做实践创新尝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以生活方式的创新为突破口。鼓励、肯定学生任何可能的创新行为。创造以就业为导向的“情境教育”。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的支持是学校最大的财富。双方优势互补,可通过企业赞助冠名的设计竞赛、优秀学生奖学金、企业参观、互助服务等多种形式将社会资源融入课堂,模拟企业实景进行职业素养培训。以教学成果来检验实践教学效果。如专利申请数、大赛获奖等级及数量、师生论文发表数量、参加设计展览作品数、被企业录取毕业生数,以及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数、精品课程数、横向课题数、对外开展设计服务提案情况等,能很好地检验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如果赋予相应的权重,则可以得出具体的数字,更加直观地评判校企合作效果。(二)校企合